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养生谚语的对与错

转载 2012/6/27 11:44:36

  我们同样应该清楚地明白,事物的两面性规律是无法逾越的,伴随着谚语特殊表达效果而来的,是它的水分问题和如何处理好这些水分与医学学术的关系问题。

  “四季不离,不用去医院”、“十月萝卜小人参,家家药铺关大门”等,强调的都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大蒜、萝卜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石榴止肚痛,简单又易行”、“生姜拌蜜,咳嗽可医”,说的是石榴、生姜、蜂蜜作用的一个侧面和与它们功能相对应的那些腹痛、咳嗽,既不是腹痛、咳嗽治疗的唯一方法,也不是这些药食兼用之物功能的全部。

  由此可见,谚语的泛指性与中医学 辨证施治的理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治疗思想,是颇有距离的,我们不能用纯医学的观点去看待它、理解它、应用它。换句话说,医学谚语不能与医学科学划等 号,它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古代谚语的指向都是以黄河流域的时序和节令为基点的。比如“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正月二月三月 间,荠菜可以当灵丹”的说法,如放在湖广地区,时段上可能要提早一个月左右;要放在华北地区,可能就得推迟一个月左右;如放在东北地区,可能就更要向后推 迟了。

  谚语属于俗文化的范畴,部分谚语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随意流俗、言之失当的现象,有些甚至是在传达着完全错误的信息,出现与医学理论无法接通的鸿 沟。“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妈妈嘴馋吃兔肉,孩子患病长兔唇”、“脚踏一星,能管千兵”等,显然都是受到古代历史、科学条件的限制,认识论局限的 产物。对于这样的谚语,一般不要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采用扶正纠偏的原则,取其合理内核,纠正其不科学的因素,运用科学知识,对其加以改造或重塑,使 其获得新的生命而被继续使用。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