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家庭医生在线 2012/5/5 8:19:26

  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那夏季该如何养生呢?

    多做安静的事情

  关注心脏保养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立夏”时节要做好“精神养生”,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

  根据节气变化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人们往往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

  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因此,大家要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应增加午睡,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更需要午睡。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夏日午休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多食用酸性食物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对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应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乌梅、山楂、木瓜均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补充维生素,可多吃些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桃、李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当休息饮水,过一会儿再洗澡,洗澡时最好选用温水,不要用凉水。

(责编:徐茜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立夏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立夏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这几天,全国各地区气温逐渐走高,阳光灿烂,中午热气逼人,一派初夏气象。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Q:夏季如何养生?

“立夏”时节,这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一般雨水会更多。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我们易烦躁不安,节气轮转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安然而平和地过渡到夏季?现代人立夏养生需首“养心”,夏季与五脏的心相应,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中医此“心”非彼“心”——“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天热人易心气浮动,睡不安,吃不好,加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中医所说的“心”不是心脏这么简单。西医认为人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脏器,推动血液流动,将氧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医则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也就是说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心有关。中医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因此,夏季养生莫若养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做到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做到“心静自然凉”。虽然冠心病多是冬春发病,但夏天的保养很重要。尤其是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还需慎防外感,一旦感冒不可轻易使用发汗之剂,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心液。立夏要注意养阳气——立夏已至,白天渐长,夜渐短,人们的起居应顺应自然,做到晚卧早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舒展人体阳气。同时建议短暂午睡小歇,一般来说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虽然天气比较炎热,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里,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容易受非时之寒气侵袭,损伤人体阳气;此外不要贪凉饮冷太过,更易损伤脾阳,而出现腹胀、纳呆、泄泻等症。

Q:入夏养生是否先要“养心”

时令已进入夏天。整个夏季将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对我们整个夏季的养生很有指导意义。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