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乳清蛋白
3月22日,CER在其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雅培心美乐1段,营养不良的第一步》的调查报告,称公司从上海和香港购买6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送至德国一家专业监测食品安全的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6个样品无一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而“原拟作为标杆的雅培奶粉表现最差”。
CER报告称,雅培香港出售的喜康宝1段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41%:59%,营养成分不达标。根据我国国标规定,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
雅培公司随即予以了反驳,并不承认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表示由于产地标准不同,检测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GER报告中提到的雅培产品并不是为中国内地市场而生产的,也不在中国内地销售。由于中国内地市场标准的独特性,该被检测产品和中国国家标准有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根据该报告中的发现和结论极具误导性,其目的是故意损害雅培的声誉。为此,雅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公司合法权益。”3月26日,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表回应。
针对雅培的质疑,CER做出回应称:雅培的声明指出,受检的雅培奶粉是在香港购买,“不是为中国内地市场而生产和销售的”,因此不必满足中国国家标准的要求。但CER 报告指出,根据检测结果和专家意见,雅培产品的样品在关键指标上不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
阴谋?
随着双方口水战的展开,一些业内人士对这份报告产生质疑。国内知名的科普传播者科学松鼠会针对此事发表文章质疑CER报告的客观性,称其太不专业了,这份研究报告的标题用了非常带有倾向性的字眼:“雅培喜康宝1段,迈向营养不良的第一步”,并且报告中也没有展示其他5种奶粉的品牌名称以及检测结果,“不像是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应有的客观态度。”
而5位CER报告提及的专家的集体否认参与此报告,将雅培奶粉“质量门”推向了“阴谋论”。
被报告提及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陈裕明在其认证微博上发表一份个人声明,表示该报告涉及他本人的有关言论是未经同意引用的不针对任何产品或特定事件所发表的学术观点,“在CER Research报告中,我是被打着咨询幌子恶意利用的所谓专家之一。不管这家所谓的调查公司结论如何,手段过于卑劣!”
乳业专家王丁棉则表示,CRE的做法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对消费者来说甚至具有积极意义,对当地政府检测部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焦点在于,CRE提供的数据是否信得过,是否可靠准确,如果准确的话,雅培产品就达不到6∶4标准,这个雅培必须承认。另外一点是技术上影响产品问题,变性的强度过高。这两点雅培是必须给予回应的,如果要推翻CRE的结论,雅培必须自己去送检,而且应该是同批次产品送检。”王丁棉告诉本报记者。
对于雅培“质量门”,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检验检疫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要求对进口乳制品实施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具《卫生证书》,准予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未发现进口雅培金装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不符合我国法规标准要求。
据了解,雅培金装系列产品产地有4个,分别为新加坡、新西兰、丹麦和西班牙,全部由上海口岸进口。雅培公司同时表示,每批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证书》。雅培公司不仅按照公开、且获得认证的检测方法来确定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并已将产品送交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再次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监管标准。
双重标准
尽管目前没有更多证据表明,雅培奶粉是“有问题”的,不过它依然要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境地:如何面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标准。
在乳品行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乳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了不同的质量标准。而一般情况下,乳品企业的质量标准取决于当地市场的标准。
“雅培奶粉事件其实是双重标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标准比国际低一些。有些标准提高一点,成本可能就上升很多,甚至是翻倍,所以跨国公司会选择按照国内的标准。”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乳品双重标准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日本明治奶粉曾被质疑中国、日本双重标准。明治广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日本明治奶粉供日本本土和中国市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本土销售的是日本原装的奶粉,而新供中国市场的是珍爱系列。日本原装的奶粉原则上不供应中国市场,只供日本本国使用,但现在中国消费者能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到日本原装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