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培养乐观性格才是最有益的心理疏导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11/16 1:57:46

  

培养乐观性格才是最有益的心理疏导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脑力劳动者,同时要有快速敏捷的思维,新闻媒体工作应激性强,变化性强,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每天面对这些。对于每天的采访要提前作出采访提纲,采访中要根据事件的变化不断应对思考,采访后要积极地成稿,这些都让记者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记者的工作强度很大,遇到大型会议或是新闻事件时,记者常需要长时间跟踪报道。

  有些记者常常还会在夜里被叫起去采访突发事件。再加上同城稿件采访的竞争,单位的考核等等,让不少记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疲劳。这种疲劳既包括身体上的疲劳,也包括精神上的疲劳。一些人出现睡眠问题,比如说入睡困难,多梦,容易早早醒来等等。

  不少记者在采访和成稿时都殚精竭虑,努力推陈出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自己不少压力。有的记者在工作初期干劲十足,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反而会出现退缩的心理状态,生怕自己出错,怕采访不到位,怕稿子写不好,怕被采访对象拒绝。

  有的记者遇到重要采访时,还会反复检查自己的采访提纲,反复看时间。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会面对许多情感和理智上的冲突,尤其是一些采访对象的困境,惨烈的现场,采访对象无奈、伤心的眼神,令人伤感的故事等,都敲击着记者的神经。记者们一面要抚平自己的情绪,一面又要理性地报道,身心面临着应激考验,有些记者甚至因为不能有效地帮助那些采访对象而长时间自责。

  这些会导致一些记者出现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敌对的情绪,易怒易激动,有强迫症的倾向,不爱讲话,沉闷等。这些心理上的变化还会引起记者身体上的不适,出现肠胃疾病、头痛等。有的记者还因为工作原因而患上了颈椎病、背痛、腰痛等毛病。

  人是群体性动物,在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人难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心理变化,只要它不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能够很快消失或缓解,就无需过于担心,我们要允许自己在可控的范围内有负面心理。对于记者而言,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并打算做下去,就要充分认识这份工作的性质,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采访对象的倾述,允许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失控,但不要沉迷于这种情况无法自拔。记者也要热爱这份职业,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会从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

  对于这个行业的人群,我们主张不论其有还是没有心理问题,都要适当掌握些心理知识,尤其是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懂得用这些知识调节情绪上的变化。不讳疾忌医,有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要养成找心理医生倾述的习惯。单位内部也可以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定期走进记者中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定期举办讲座或是培训,也可以用心理沙龙的形式让更多的记者学会应对心理问题。

  记者本身就是一个很睿智的职业,所以如何在自我人格塑造上达到不断的延伸、升华,才是最有利的心理疏导,简单地来说就是要积极地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当有坏情绪袭来时,学会用其他事情加以转移,可以去逛逛街,可以和三五好友聚会聊天,抑或是看一部期待很久的电影。长久地反复地调适,便会形成自我的处理模式和优良的认知结构。

  应对不良情绪,一个好的记者要学会自我心理暗示:“我一定行的!”“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是最好的!”……也可以对着镜子做一个鼓励性的笑脸,这些都有助于赶走负面情绪。

一周热文排行榜11月1-11月5日
  • 十大妩媚女星不堪回首的婚史1400972
  • 大S闪婚太恨嫁 这次幸福有戏吗1008511
  • 40岁老处女究竟在害怕什么?923058
  • 男女不能白头偕老的九征兆 852070
  • 男女发生关系后的七种结局813905
  • 为何色情电影永远吸引男人的眼球766246
  • 解析:乱伦者和轮奸者的心理695481
  • 过来人谈女人们的处男情结669083
  • 男人一生至少经历十四个女人631522
  • 嘴型揭示女人一生的命运605394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宝宝从小就胆小怕事啊,这样怎么培养他的...

养孩子乐观的情绪,最不容忽视的一点:要有一个良好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能处在一个争吵的环境中长大,这对以后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Q:儿童性格培养应该要怎么做,想让宝宝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如何...

悦经过美希儿童教育的感统训练,我认为孩子有了较大的进步,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性格较以前开朗,与同学朋友相处非常愉快;
2、学习上较以前爱思考了,作业正确率有所提高,跳题现象减少了;
3、情绪更加稳定,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情,学习时能更认真,平静了。
美希儿童教育不仅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还对孩子进行全方面的心理培训,更辅以家长教养方式的指导,教会家长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因此孩子不仅仅学习上的能力得到提高,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Q:儿童性格培养

孩子的性格包含复杂的心理成分:(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如对周围人的诚实或虚伪,助人或自私;多属于道德品质范畴.(2)性格的理智特征.如思路较宽或爱钻“牛角尖”.(3)性格的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淡,暴躁或任性.(4)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无自制力,是否勇敢等.可见,性格几乎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参加到性格中来.因此,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最基本的是良好性格的塑造.孩子先天的神经系统的特性影响到性格,但决定性格的还是后天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家庭环境.那么,怎样通过家庭生活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呢?第一,正人先正己:孩子的性格常常是父母性格的写照.老舍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时候就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第二,讲究教育方式和态度:父母应该常备理智这个家教的“节制器”,因为孩子的有些性格就是父母家教方式和态度的副产品.第三,把握好教育内容: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孩子的性格,这就需要把握好性格培养的内容,性格不同于气质.性格有社会评价意义,也就是说性格有好坏之分,它标志一个人的为人方向.比如善良,勤奋是好的性格特征;虚伪,懒惰就是不良的性格特征.第四,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具有活泼,开朗,热情,乐观等良好性格的孩子,都生活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中,他们的父母家人之间关系正常良好.第五,注意家庭地位,条件的影响:第六,注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的影响:第七,增进父子接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家里和父亲接触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其体力,智力就越发达,个性品质就越健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