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3/9 5:19:46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卫所 李则宣 黄任之

  惊悚遭遇 半夜活见“鬼”

  周日一清早,刘姐就跑到社区的棋牌室里惊呼:“不得了啦,我昨晚遇到鬼了。”她边说边抚胸口,一脸的恐怖神色,“我半夜醒来,周围非常安静。突然,一团人形白雾快速飘过来,好像要朝我扑来。我害怕得要死,想呼喊隔壁的儿子过来,却发现自己身子无法动弹,嘴巴只能蠕动不能发声。我绝望地想着,这下完了,被鬼施法定住了,一瞬间,就失去知觉。直到天大亮,儿子推门摇醒了我,手脚这才能活动了。”此话一出,大家立刻就将目光对准了刘姐。

  一旁的秦大妈见多识广,非常快地接过来说:“这叫‘鬼压床’,我听老人家说过的。你还是去庙里烧香求个平安符吧。”

  织着毛衣的王嫂插进话:“我太婆也遇到过,她说一个鬼压在她胸口上,吓得都尿裤子了。这事在我们家传得活灵活现的。”

  现象分析 “鬼压床”是幻觉使然

  其实,刘姐遇到的所谓“鬼压床”,绝对不是“鬼”在作祟,而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俗称睡瘫症。“鬼压床”的主要肇事者是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或睡眠麻痹这种睡眠障碍疾病。当个体在睡眠期发生了短暂的不能自主运动时,感觉身体突然间瘫痪无力,由于无法自由地支配躯体,仿佛有千斤重物堆放在胸口。又因为恍惚见到的物体透明无形,人们内心便异常惊恐,结合梦境稀奇古怪的形象,往往会感觉到是有超自然的力量在左右自己。

  睡瘫这种现象,其实是大脑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不同步苏醒所导致的结果。这种症状发作时,人们的大脑呈半醒半睡的状态,也就是说部分神经中枢已经醒了,能够对环境有较为清醒的意识。有些人还会有影像的幻觉,但全身肌肉张力降至最低。这时,个体容易产生各类夸张离奇的幻觉,尤以幻视最为丰富和常见,比如一些青口獠牙的鬼怪、飘忽不定的影子等。有时还伴随着一些强烈的幻听、幻触。因此,这会给个体带来巨大而强烈的恐怖刺激,容易导致个体出现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毛发直立、牙齿打战、大小便失禁等生理异常。

  电视或报纸上曾登载过,某些人自称被外星人掠走,绑架后被拖着做实验,完事后被丢回原地,半天不得动弹的奇异经历,估计也可能与睡瘫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因探究 心理负荷过大是诱因

  一般来说,人群中有40%~50%的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至少一次睡眠瘫痪,但大多数是散发的。只有3%~6%的人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症状。对于普通人来说,睡瘫症的发生,大多是受心理负荷过大、缺少足够的睡眠等因素诱发。

  人的睡眠周期依序是入睡期、浅睡期(1~2期)、熟睡期(3期)、深睡期(4期),最后进入“快速动眼期”(做梦期或REM期)。当人处于“快速动眼期”的阶段,身体呈现出休息状态,且和大脑的连结信号也暂时中断。这是一种防御措施,这样人体就不会将梦境“复制”在真实的生活里。例如梦见打人时,就不会真的付诸行动而对枕边人拳打脚踢。如果躯体过度疲劳或内心冲突激烈,个体的睡眠周期顺序就会打乱,提早进入“快速动眼期”,导致在快速动眼期的阶段协调不一致,并有可能出现睡眠瘫痪的现象,发生“引鬼上身”的恐怖经历。

  睡眠瘫痪也与睡眠环境有关系,比如睡前饱食、手压胸口过紧或被盖过重,以至于加重了呼吸的负担,导致产生“鬼压床”的不适感。也有研究认为,这和睡姿大有关系,睡瘫症主要发生在仰卧的睡姿上。当然,某些药物也可能有导致睡瘫症发生的副作用。有临床报告说,某些患者服用了抗焦虑的药物后,晚上出现了睡瘫症的现象。

  预防办法 调适生活和心理

  睡瘫症一般不会伴随其他并发症。睡瘫症的解除并不复杂,只要旁人呼唤或轻推病人,病人就能借助外力的作用而清醒过来,活动开手脚,就仿佛被解开了穴道一样。睡瘫症解除后,机体多无大碍,除了猝倒型猝睡症外,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预防睡瘫症,关键是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一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了压力或负面情绪,要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以免心魔如梦;二是要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精力充沛;三是注意睡眠的环境,经常变换睡姿或选择适宜的卧具,提高睡眠的质量。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经常“鬼压床”,是不是身体病了还是心理问题?

鬼压床,医学上被称为睡眠麻木。一般来说,睡眠麻木经常发生,这不仅是一种身体问题,也是一种心理和情绪问题,如压力过大、过度疲劳、工作和休息规则混乱、失眠、焦虑等。然而,由于睡眠麻木属于失眠,睡眠麻木经常发生。应该说,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但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它是具体的还是功能性的。然而,由于睡眠麻木属于失眠,睡眠麻木经常发生。应该说,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但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它是否具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因此,频繁的睡眠麻木可能是一种人类疾病或心理问题。

Q:睡眠障碍也算是儿童心理疾病吗

你好,这样的情况可以吃一些安神的药品,但是最好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睡眠习惯,比如可以定时的作息时间,睡前给孩子喝一杯牛奶或者听一些轻柔的音乐等。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祝好!

Q:失眠怎么办呢?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科疾病后,应该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看其是否在工作,学习或家庭生活中存在持久的精神紧张因素.有时,心理因素因涉及患者隐私而不易发现,为此,需以心理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患者寻找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适应能力,重建心理平衔.至于因为对睡眠缺乏正确认识而导致焦虑,使失眠加重的人,下面的观念有助于改善睡眠.
(1)要有一定的体力活动,疲劳了自然容易入睡.在睡前应保持心情平静;
(2)不要喝茶,不饮用其他易引起兴奋的饮料;
(3)每个人入睡时间的长短不同,不必顾虑;
(4)所需睡眠时间也因人而异,只要没有严重的睡眠不足感,就无需为睡眠时间较短而担心;
(5)接连几个晚上睡眠较差也不要焦虑,可以听其自然,疲劳了总会睡好;
(6)任何人的睡眠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并非每晚都睡得一样好.只要对睡眠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要为睡眠中出现的一些暂时性障碍担忧,多数失眠症患者有可能自然痊愈.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起居作息习惯,这对于治疗失眠症和预防失眠症都是必须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