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家长巧用心理效应教育孩子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6/3 14:59:34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批评的后果:玲玲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妈妈见她帮了“倒忙”,便明褒暗贬地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妈妈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玲玲“尝试”的积极性,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欣赏的奇迹:素素的母亲,在发现女儿淘气地将自己刚洗完的衣服又放回水池后,只是惊喜地对女儿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能帮妈妈干活了。让妈妈教你洗衣服好吗?”结果,女儿兴致勃勃地学会了洗手帕,后来又学会了洗衣服。

  心理点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放大效应”。假如孩子习惯撒谎,不妨在孩子说实话时表扬他,用表扬强化诚实;假如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妨在孩子认真学习时,用表扬去巩固孩子的认真。只要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孩子就会因为大人的发现而很快进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爱抚效应:激发孩子的情感

  爱抚的疗效:娇娇6岁了,一次生病去医院打针。准备打针时,娇娇哭了。她怕痛。妈妈说:“孩子,不要怕,你只要趴在妈妈的怀里,紧紧地抱着妈妈就不痛了。”妈妈边说边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部和背部。果然,娇娇觉得那一针比想象中的痛减轻了许多。打完针后,她问妈妈:“是不是那痛转到您身上了?”妈妈笑着点了点头。

  冷漠的伤痛:娇娇第二天去打针,是爸爸带她去。进了注射室,娇娇说:“爸爸,我想让您抱着我。”爸爸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就你麻烦,打个针还用大人抱?去!自己趴到椅子上去!”结果,当针尖打进娇娇身体时,她痛得大哭起来。同样是打针,娇娇趴在妈妈的怀里,享受着温情的语言和爱抚,就觉得不怎么痛;而独自趴到椅子上接受打针,就痛得受不了。

  心理点评:爱抚产生的感觉,可以使人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增加自信。因此,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爱抚。生活中,不妨多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掸掸孩子身上的土(有时未必真有泥土),正正孩子的衣领(有时衣领未必歪斜),整整孩子的衣襟(有时衣服未必有褶皱)……特别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紧紧拉着他的手,注视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不管发生什么,你对我们都最重要!”这些细微的举止,会在孩子的脑海里泛起爱的波涛,既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又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责编:颜健龙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