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5/12 11:24:30

    高桥哲(兵库县学校心理顾问,曾亲历阪神大地震)

  4月30日,刚刚结束了四天的行程,从陕西赶回北京,高桥哲并没有休息,直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作为日本灾后心理援助专家团的一员,这已经是高桥哲第四次来到中国。此时,距离“5·12”汶川地震已经整整一年,在他看来,心理救援“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红色地带”,“黄色地带”和“绿色地带”示意图

  “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伤痛被忽略了”

  多次深入中国地震灾区,高桥哲感到,心理援助工作正在有计划地开展。尤其在震后不久,引导孩子们积极看待灾难、面对未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然而,走访一年后的灾区,他发现,这样的调节方法在现阶段仍占主导,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却被忽略了。比如,许多孩子至今还会晚上做恶梦睡不着,听到很大声响就感到恐惧。换句话说,潜在、被压抑的心理障碍没有解除。

  不只是孩子,地震初期,经历丧失亲人的突然打击,许多人产生的是心理上相对“单纯”的悲伤;但是,随着生活、未来等越来越多现实问题的出现,他们的悲伤逐渐转变成“复杂”的伤痛,而往往,这个过程需要一年时间,甚至更长。

  高桥哲为记者绘制了一张圆形图(见图1),他解释说,通常,在灾难发生2个月后,根据心理症状表现的深浅程度,人群可以分为“绿色地带”——未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能够在1-2个月后自然恢复正常心理状态;“黄色地带”和“红色地带”——出现PTSD,或其他更严重心理症状,并且很难自我恢复。

  近期,随着地震纪念活动的开始,那些原本已逐渐恢复正常心态的人,在不断的回忆中,极有可能发生心理状态的改变。比如,原本处于“绿色地带”的一些人,有可能升级进入较严重“黄色地带”,而“黄色地带”中的一些人,同样可能步入最危险的“红色地带”。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地震发生一年之后,依然有人选择自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周年的纪念反而成为最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所以,高桥哲认为,当前必须深入调查青少年群体的潜在心理障碍,努力营造消除阴暗心理的环境。同时关注心理悲痛的复杂性变化,考虑整个灾区的人群分化。采访中,他反复强调,“一定要持续支援,心理援助绝非一蹴而就的事。”

${FDPageBreak}

  “超级顾问”凝聚集体力量

  4月27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灾区教育相关人员意见交流会上,中方专家曾提出一个问题:心理援助者接受培训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此,高桥哲建议:在心理援助者的团队里,需要有一个“超级顾问”。换句话说,上下级的关系设置非常重要。

  所谓“超级顾问”,指专业心理辅导知识全面、能指导其他援助者的团队核心。这样,不仅便于完善工作,而且,在听取下一级基础援助者汇报工作的同时,“超级顾问”可以察觉到援助者本身的心理变化,及时引导和调整。

  而对于基础心理支援者的培养,也有具体的选择标准。高桥哲说,根据援助目标不同,培养对象分为学校和地区两部分。学校主要针对儿童,最好是长期从事教师工作,并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的人。能够作为学校中坚力量,积极推动相关课程设置;同样,地区的心理援助者必须具有凝聚力,可以带动整个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展开。

  这一次的心理援助人才培养项目为期5年。对此,高桥哲说,初步计划在前2年进行心理援助,后3年指导防灾教育。同时,他强调实施一项重要工作:和中方的教育专家一起,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援助与防灾教育教材,支持援助者的长期工作,“逐渐消化伤痛,并且凝聚成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援助者遭受“二次伤害”怎么办?

  十四年前,日本阪神地震发生后不久,一些消防战士发现,自己也出现了“心理障碍”:沉重、无助、丧失希望,。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二次伤害’”,高桥哲说,日本就曾经历过许多惨痛的教训。在他看来,地震灾区至今仍然出现的一些现象,看似极端,其实正是援助者,包括从事政府工作的行政人员本身遭到“二次伤害”的体现。

  对此,高桥哲说,作为一名心理援助者,一定要懂得“倾诉”。遇到痛苦的情景,不能压在自己的身上,必须讲出来,在集体内互相倾诉和分担;而且,定期向超级顾问汇报工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过程。

  快要结束采访时,高桥哲告诉记者,灾区的心理援助老师们已经“很累了”,但是热情依然很高。随着专业知识培训的深入,相信“一定会帮助更多的人点燃希望”。

(责编:常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