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4/23 10:25:38


    最近,骗子利用“固定电话欠费”、“亲情短信”等手段骗取钱财的案件屡屡发生。这些受骗上当者,往往都是在情绪非常紧张或焦虑的状况下,一步步踏入骗子陷阱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督导徐勇认为:他们是遭遇了“情绪劫持”,是一种本能却非理性的心理反应。

  “情绪劫持”后易失理性

  诈骗电话往往冒充中国电信、公安局、人民银行等权威机构,又以“洗黑钱”、“立案侦查”等重大案件说事,对普通百姓足以构成一定的震慑力,同时,也起到降低人们警惕性的迷惑作用。正是利用这些元素,骗子们编导出一场场“好戏”,并屡屡得手。不少受骗上当者,被骗走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损失惨重。而设计这样骗局的骗子,未必是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显然,对于人们的心理有着相当的了解。

  徐勇对此从心理学角度做了分析。“这种骗局,提供的信息都是要让受骗人紧张害怕的,造成情绪上非常大的反应。我们可以称之为‘情绪劫持’。”正常的状态下,人在接受到一个外部信息后,先会将信息传输到丘脑,丘脑的作用相当于“交通管制员”,它会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处理,然后传输到大脑皮层,如视觉信息会被传到枕叶,之后,信息会被传送到杏仁核部位,然后才会产生情绪反应。

  当人遭遇“情绪劫持”时,他所获得的信息会“抄近路”,直接被传送到杏仁核。这是人的一种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在这样的状况下,大脑作出的情绪反应,一般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的。速度会很快,但是,是非理性的,也很容易出错。

  不少没有受骗上当经验的人,在被所谓的电信工作人员告知电话欠了大笔费用,然后又接到警官的电话称自己资料被人盗用、开设银行账户,并涉及“洗黑钱”这样的大麻烦时,很容易遭遇“情绪劫持”,稀里糊涂地就听任骗子的指挥,将自己的钱财双手送上。

  从媒体曝光的骗子把戏来看,骗子骗钱的过程,其实有很多漏洞,并非天衣无缝。徐勇医生指出,许多遭遇“情绪劫持”的人,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后,很容易就会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易焦虑者易上当 

  中老年人是骗子们最喜欢的行骗对象。这个群体,对于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较差,也就少了对骗子的抵抗力。他们不了解公安民警正常的处理案子的方式。有些人看到,来电显示上的号码,的确是10000号或者公安局的号码,就信以为真,却不知道骗子可以通过某些软件来做到这些。

  易焦虑的人也容易在这样的骗局中上当。徐勇指出,这类人处理信息的模式是,总爱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危险性的信息,即“选择性注意”。这类人应对事情的模式,是回避那些对他们可能存在威胁或者陌生的事情。这种方式也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的了解,对新能力的掌握。另外,缺乏生活经验、暗示性比较强的人也容易上当。由此可见,勇于尝试、学习新知识、了解各种信息,是抵御骗局的好方法。

  既然遭遇“情绪劫持”的人,常常会调用之前的经验,作为行动的参照。那么,给自己增加必要的经验,也是应对骗局的好办法。被骗过的人,有了直接经验,再次遇到同类状况,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警惕。不过,这样的直接经验,付出的代价往往不小。因此,间接经验也很重要,比如通过新闻媒体,了解相关信息。

  此外,徐勇还建议,遇到事情要先承受焦虑,做一些必要的核查,或者寻求朋友、熟人、某些专业人士的帮助。当自己遭遇“情绪劫持”,不妨利用别人的大脑,来帮助自己做判断。

  莫让骗子制造“生理唤醒”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而人一般是自恋的,即便是看到地铁站等场所,拉起了莫要贪小便宜受骗的宣传横幅,也不会觉得那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徐勇指出,利用人们贪小便宜行骗的骗子,其实是制造兴奋,让受骗者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心理学上称之为“生理唤醒”,即交感神经的兴奋带来心跳加速、呼吸急速等生理反应,其生理基础,和提供信息让受骗者紧张焦虑是一样的,往往成为骗子攻击的弱点,同样值得大家警惕防范。

(责编:常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