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4/30 9:47:04

  喜欢赖床、经常做梦、较长时间睡眠超过 8 小时的人,其实都是病人,应该到医院治疗。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睡眠学术研讨会上,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公布,时下年轻人中“流行”的赖床被纳入其中尤其引人注意。

  日前,睡眠学家发布了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睡眠不足症状,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和继睡困难;

  第二类,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际上首次把赖床也纳入睡眠障碍中,在临床上被称为发作性睡病;

  第三类是不正确的睡眠形式,如打呼噜、呼吸暂停、梦惊、惊跳、梦游和莫名其妙夜醒等。

  同时公布的一份专项调查显示,中国去年底完成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 6 城市共 2 万人样本中, 57% 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一半以上是由焦虑引发的。调查同时发现,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全身各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但相当多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教授、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副主任朱国行说,睡眠障碍是常见疾病,会影响到消化、血压、呼吸等各个脏器功能,而脏器功能不好又影响到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研究已证实,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 6~8 小时之间,过少或过多都不正常。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3 项健康标准。记者了解到,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已经着手制订睡眠障碍在社区的干预方案,如倡导和宣传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对工作压力过大的人群进行心理诱导、对夜生活过于频繁的年轻人给予劝导等,以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同时对患睡眠障碍的人,努力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成人深度睡眠多久比较好?

成人深度睡眠达到整个睡眠的25%比较好。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其中一部分人在睡眠时是有一定周期的,每天晚上的睡眠周期大概是5~6个周期,每个周期的睡眠阶段分为浅睡眠期、轻睡眠期、中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整个睡眠周期大概60~90分钟。深度睡眠期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出缓解疲劳,相对来说深度睡眠的时间长,睡眠质量越高。

Q:深度睡眠多长时间才是正常的?

深度睡眠,俗称“熟睡”,它是睡眠的一个部分,可以被称作是“黄金睡眠”。深度睡眠可以缓解人们一天的劳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那么,深度睡眠多长时间才是正常的呢? 一、深度睡眠时长只占睡眠时间25%。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一晚大概有240分钟是最满意的睡眠状态。当然人的睡眠状态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是每天都是标准的睡眠状态,所以只要每晚睡眠时间达到了,自己感觉得到了放松即可。 二、深度睡眠的意义。 研究表明,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可见睡眠质量主要与深度睡眠时间有关,保证深度睡眠时间,能确保睡眠质量。 此外,深睡眠有利于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与深睡眠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睡眠最深的时候,也是身体内免疫物质释放最多的时候,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身体防病、抗病、康复疾病的能力增强。但随着年龄增长,深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年纪越大睡眠越浅,为了弥补深睡眠缺失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老年人增加总体睡眠时间。无论白天夜里,困意来临时随时补觉,每天保持8-9小时睡眠。但午睡或小睡(如早餐后、晚餐后小睡)要固定,并以0.5~1小时为宜。 三、如何才能进入深睡眠? 1、睡前喝百合枣仁茶,宁神助眠,缩短入睡时间,确保深睡眠,老年人及压力大的人尤为需要。 2、保证睡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增加睡眠周期,延长深度睡眠时间。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舒适的枕头、床垫、棉被不可少。 4、睡前一个小时洗澡,听听音乐,舒缓身体压力,放松心情。 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床上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不看视频等。

Q:深睡眠和浅睡眠是指什么

睡眠是由各种睡眠状态交替进行的,浅睡眠是一种反映形式,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第二阶段,很容易被吵醒,睡眠还不是很稳定,深睡眠是睡眠状态中最深的一个层次,深度睡眠时大脑和身体都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对体力和脑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深睡眠能够稳定情绪,恢复精力,平衡心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