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冬至补得对,健康暖暖过冬天!

2022/12/22 9:18:20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来到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治中医师潘素芬和大家聊聊。

冬至进补正当时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即冬季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那么,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说明在冬至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三类人群进补当注意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专家指出以下三类人群进补应当注意。

1、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饮食又往往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其在冬令的补益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枣、薏仁等食物。

2、青年学生日夜读书,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肾虚,其在冬令的补益可选用莲子、首乌等。

3、不少中年人工作繁忙,不注意休息,而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等。

根据体质来进补,食疗来帮忙

中医进补可分为补气血阴阳,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进补。

1、气虚

常见症候: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建议服用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

2、血虚

常见症候: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建议服用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的食物。

3、阳虚

常见症候: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

建议服用羊肉、虾类、鹿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具有补阳助火功效的食物。

4、阴虚

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

建议服用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食物。

温暖小食谱,暖身更养颜

在这里,专家推荐3个温暖小食谱,希望大家都能健康暖暖过冬至。

1、三红补血益颜粥

原料:血糯米50克,红枣10个,枸杞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红糯米淘洗清洁,用净水浸泡4—6小时,红糯米倒进砂锅,大火把红糯米煮沸后持续中火煮20分,再参加枸杞和红枣,中火煮20分钟后,改为小火熬1小时。煮好后,放进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养颜。血糯米具有养肝、养颜、泽肤等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及身体瘦弱者食用。在严冷且干燥的冬天,年轻女性不妨适当食用血糯米,以起到养颜护肤的作用。

2、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羊肉50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原料洗净切块备用。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当归、料酒、盐,炖1小时。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3、莲藕猪脊汤

原料:连骨猪脊500克,莲藕250克,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厚片;猪脊髓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猪脊髓与藕片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和料酒,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炖约150分钟至熟,捞去葱段、姜片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髓。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治中医师潘素芬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王剑、叶美琪)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养生 冬至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