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理研究:争强好胜易愤怒的人爱生病

转载 来源: 中新网 2012/3/20 10:01:04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性格与疾病是有“互动”关系的:不良性格可致病,不同的性格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反之,在性格成为致病因素后,心血管、消化及内分泌等系统的病况又会破坏人们的心绪,使性格进一步变坏。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影响会形成不良循环,危害人的健康。

  “ABC”型性格各有特点

  心理学上常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M型,MA型,MB型和C型。

  A型性格的人语言动作快,性情急躁,生活紧张、忙碌,争强好胜,习惯于超负荷工作,同时思考或操作几件事;声音响亮,个性倔强,好争斗、易怒;进取心强,好胜、固执,闯劲十足,过高抱负,对成就不满足。

  B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温和、乐观,能够灵活地应付紧张事件,处事从容不迫、深思熟虑;说话声音低沉,不爱争辩,很少打断别人谈话;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M型是介于A型和B型之间的中间型;MA型属M型偏向A型;MB型属M型偏向B型。

  C型性格的人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怨恨、愤怒等消极情绪,希望掩藏自己的真实感情来换得人际关系的和谐,总把消极情绪压抑在心里,使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不统一,在与人打交道时处处牺牲、忍让,但并不是心甘情愿,所以常生闷气;做事喜欢急功近利,遇到困难容易悲观绝望;逃避现实,该爱的不敢爱,该干的不敢干;嫉妒心较强,但表面上又装得若无其事。

  “A型性格”,心、眼问题多

  A型性格的人遇上矛盾和冲突时容易冲动、发怒,意气用事,因心胸狭隘导致的妒忌心理等都对健康不利,轻则导致饮食不调,睡眠受影响;重则成为消化性溃疡、甲亢、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青光眼等疾病的诱因。

  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美国全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调查,A型性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高达98%以上。近年来,我国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查明A型性格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B型者高3~6倍。目前,A 型性格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A型性格不良的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血液中血小板数目升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特别是紧迫感,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代谢所需要的耗氧量增加,成为冠心病诱因。

  有学者认为,急性心机梗塞患者转变A型性格比改变其他危险因素更为重要。心肌梗塞患者患病后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紧张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导致血中脂质水平升高,血管收缩,加重心机缺血、缺氧。

  不过,A型性格和眼睛也有关系么?答案是肯定的。“急脾气”要警惕闭角型青光眼找上门。大量的研究表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正常人群A型性格更加明显。临床上约80%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前经历了情绪的大起大落,过度伤心、愤怒、紧张不安、兴奋、激动都是常见诱因。

  “C型性格”肿瘤发病率高

  C型性格的人因长期压抑,常常焦虑、抑郁,易引起免疫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胆囊炎、胆石症、消化系统疾病。有研究表明,C型行为的人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并可以促进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癌细胞转移,使病变恶化。

  心理研究表明,愤怒和长期受到压抑不能发泄出来,将导致慢性愤怒与紧张,可引起血压升高,胃肠抑制,交感——肾上腺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高血糖素、胰岛素系统变化,这种慢性而严重的应激状态,通过神经、体液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力,为肿瘤的发生创造条件。

  因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所以也受到认识、情绪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肿瘤病人因暴躁、孤独、绝望、悲哀等恶劣情绪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免疫功能。这种负性情绪状态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用于免疫细胞如T、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类固醇类受体,使TB淋巴细胞减少并降低免疫力,并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及肽类激素、腺垂体、内啡肽降低机体免疫力。

  还有学者发现,压抑,紧张会损伤DNA自然修复过程,导致肿瘤发生。此外,压抑通过递质、激素可使细胞内调控正常增殖分化的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诱发癌变。这样使自稳的协调、有序的机能发生紊乱,人体处于反常的功能状态,打破了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间良性平衡关系,使癌细胞处于易发生和发展状态。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理学上的人格解体什么意思

人格解体神经症又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特征是持续性或发作性地感觉与自己的躯体或精神活动相分离。人格解体症患者的人格有一种分裂感,他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患者感到自己脱离了正常的意识,似乎变成了飘浮的对自身的独立观察者。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此刻意识还是清楚的,并未真正的分裂,这就有别于精神病中的分裂现象了。

Q:人格品质特征包括哪些?

你好,普通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个性,但实际上人格的含义较广,它是以人的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心理学家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们的描述: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7条标准:
1.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2.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
3.有安全感;
4.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5.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6.客观地认识自己;
7.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5个具体的特征:
1.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
2.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
3.信任自己的感觉;
4.有自由感;
5.具有高度的创造.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Q: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严格意义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有下列类型:偏执性、分裂样、分裂型、癔症性、自恋性、反社会性、边缘性、回避性、依赖性、强迫性以及被动攻击性。分离性人格障碍过去亦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具有不同人格障碍的总称。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