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家庭医生在线 2011/3/9 1:17:32

  据那龙介绍,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是因为厌学或家庭原因。目前治疗网瘾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催眠治疗、暴力治疗、集体游戏治疗、电击治疗等。 对于有网瘾的孩子,那龙向家长推荐了在美国专门拯救ipod一代的自然疗法,即让孩子在大自然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生存。

专家支招: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我女儿不是玩劲舞团,就是上网狂聊,一天不上网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她戒掉网瘾吗?”韩先生的女儿正在读初三,急得他四处打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不少像韩先生一样的家长开始急切寻找理想的网瘾治疗机构和方法,以期让孩子戒掉网瘾。

  但是近年来,形形色色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让家长们无所适从,从业人员素质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多项宣传活动因甲流取消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使用网络应有度 科学合理才健康”,目标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长、小学和中学教师。

  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部举办了多项宣传活动,但是由于防控甲流的影响,很多活动不得不取消。该中心那龙主任希望通过媒体让更多的读者一起认识网瘾、了解如何正确戒除网瘾。他指出,作为父母,最好用自然疗法来戒除孩子的网瘾。

  “原来,我们打算在四五所学校开展这样的宣传活动,但由于甲流的影响,活动不得不取消。”那主任无奈地说,“10月10日下午,我们与太原市第七职业学校共同开展了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向每个班级赠送了我们制作的合理使用网络健康资料,让他们通过班会和课余时间传阅、学习。同时还制作了多块展板,向广大学生宣传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和海外如何对待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以及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好网络与学习的关系。原本打算与家长、学生一起座谈的活动也被迫取消。”

  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满足该门诊部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接受千余人咨询,建档治疗的有700人左右,其中有网瘾的顾客越来越多。那龙认为,中学阶段是人生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中学生好奇、好强、自控能力差,是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那龙讲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病例。18岁的小宇(化名)是一名高二学生,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优秀,上了一所重点高中,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成绩直线下降,还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当学校通知其父亲后,他被带回家限制外出。结果,他像疯了一样,将家中用品砸了个粉碎。事后,他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他的父亲为此已病倒在床上。那龙回忆说,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小宇认为自己不被同学、老师重视,没有共同语言,反正学习也不好了,自暴自弃。

${FDPageBreak}

专家支招: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中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攻击、网上暴力、网上色情等方面。由于中学生扮演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在生活中有一些愿望、一些自尊得不到满足后,就转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寻求满足,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不利。”

  网瘾要扼杀在萌芽状态那龙介绍,网瘾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狂躁和抑郁,临床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自闭、厌学逃学、失足行为等,其危害包括孤独感增加,自我约束力降低。“由于网络中的彼此不见面,平常不敢说的话可以说了,不能做的事也可以在网上实现。因此,网络充分地暴露和宣泄了压抑在人们心里深层的需要和欲望。但这种无谓的宣泄带来的后果却是自我约束力的下降,沉迷于其中,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就无法继续。”

  “对待网瘾,家长和教师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尽量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就事论事,空讲道理,更不能一味地发脾气或放弃孩子。”那龙告诉记者。 戒除网瘾需要父母参与“孩子上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首先得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上网行为,然后才能引导他们上网,最后孩子就能健康上网。”

  因为在一般“一桌一椅”的咨询环境下,和孩子建立对话比较困难。那龙表示,让青少年打心眼里愿意接受治疗和改变,这是自然疗法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参与,首先让父母聚在一起,感觉自己不是孤立地面对这一问题,其次让父母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沟通。

  国外一些网瘾治疗机构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德国的治疗机构通常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实施艺术疗法、运动疗法和自然疗法,引导网瘾少年参加绘画、舞台剧、合唱、游泳、骑马、种花、种菜等活动,帮助孩子们远离旧环境,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美国在治疗青少年网瘾时,导入了认知行为训练、找寻动机训练、实用体验训练、目标管理训练等项目,从提高自制力入手,强化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