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换季式降温,“糖友”如何安然度冬?

2023/11/14 15:55:11 举报/反馈

11月初的一场寒潮,让全国过半的地区眨眼间入冬,而广东的冷空气却迟迟没有“发货”。这两天,广东人民终于要忍痛告别背心短裤人字拖了,因为一波接一波货真价实的冷空气逐渐来袭!

气温大跳水,你做好入冬准备了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天是病情易加重的季节,也更容易患上各类并发症。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在气温骤降的日子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张莹要给广大“糖友”们提个醒,帮助大家应对寒冷天气,安然过冬。

01、密切监测血糖,管住嘴、迈开腿

到了冬天,大家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无形中为控糖增加了难度。 其次,因为身体要御寒,机体在冬季对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应激激素敏感性更高,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胰岛素抵抗。此外,严寒刺激下,很多糖友倾向于摄入更多能量以御寒。在我国,冬季象征团圆的节日较多,一方面增加了食物的摄入,一方面减少了就医的频次。

张莹主任提醒: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冬季的尤其要重视血糖监测,仍然要注意“管住嘴,迈开腿”,亲友团圆聚餐时也要注意控制饮食与饮酒。若发现既往的降糖方案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应该及时就医。

02、加强通风,冬季更要防感染

近期,各类呼吸道传染疾病高发,糖尿病患者也比普通人群更易出现感染。

为了防寒,很多“糖友”在冬天常开着暖气、门窗紧闭,这就给病菌造就了绝佳的滋生和传播环境,所以大家应更注重开窗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空气的病菌浓度,预防感染。

同时,建议天气晴好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抵抗力,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当然,在户外活动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以及注意低血糖发生,可以随身携带巧克力、糖果等应急食物。

03、泡脚别太烫!注意足部保湿,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创面不仅难以愈合,而耗资、耗时巨大,还有可能面临“足”财两失,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情况。

在冬季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皴裂,人们通常注重面部和手部的保湿,而往往忽略足部;所以, 糖友冬季足部保健要注意:

①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检查足部,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可以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尤其不能忽视足部的保湿和护理,防止皴裂或因干燥瘙痒抓伤进而引起巨大创面难以愈合。

② 许多人在冬日有泡脚的习惯,这不失为一种好的保健方法;但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存在,会出现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对水温感知迟钝。如果水温过热,出现足部烫伤进而感染,容易引起严重的糖尿病足。同样的情况还见于电热毯、热水袋及各种取暖器烫伤。

因此对于糖友来说,沐足前一定用手或请家人感知水温,防止烫伤;沐足后注意趾缝间擦干,防止足趾间皮肤破溃。

04、糖友冬季须记“护心脑”

冬季严寒人体血管收缩,正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期。糖友同样容易发生各种心脑血糖疾病,如:“心梗、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2-4倍,而发生心梗的几率和冠心病人发生心梗的几率近乎一样。

因此,张莹主任提醒,糖尿病控制不仅仅是控糖,更重要的是对代谢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预防并减少糖尿病的相关慢性并发症及其终点事件。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这几点:

(1)保持“血糖、血压、血脂水平”达标;

(2)保持健康体重;

(3)相关的抗糖、降压、调脂、抗凝等药物冬季也应遵医嘱服用;

(4)饮食有度,不要暴饮暴食;

(5)注意保暖,避免严寒骤然刺激;

(6)保持大便通畅;

(7)戒烟限酒;

(8)合理运动。

本文指导医生:
张莹

张莹教授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擅长疾病:对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详细]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张迅恺)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