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种情况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大, 治疗上有以上方法。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 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 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您的情况CT没有结果可能与年纪青,椎间盘的弹性好,能自行回缩有关,平时应注意局部的保暧,睡硬板床,适当进行腰背肌的锻练。未完全恢复前不宜干重活。
您好,请问腰椎是否有事,是否有突出的情况?我们不知您的具体的情况,下面是知识,请进行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 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 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可以引起腿痛的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颈椎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如颈椎部受风寒、外伤、老化及劳损和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工作姿势等,都可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和颈椎间盘、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由于颈椎病分型很多,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症状亦不尽相同。这里仅介绍一种可引起腿痛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椎体滑移等原因对脊髓的直接压迫,或者由于交感神经的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等因素造成脊髓变性坏死,并由此引起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症候群。脊髓型颈椎病中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为此不难看出,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周围型是引起腿痛的根本原因。因其脊髓双侧受压,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缓慢的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走路不稳、步态笨拙、发抖、无力等。有的患者诉说如“踩棉花感”,头重脚轻、摇摇欲倒。发病初期常是间歇性,劳累行走过多等可使症状加剧。少数病人猛然仰头时感到全身麻木,双腿发软,甚至摔倒。随着病程发展,症状可逐渐加剧并转为持续性,表现为不全痉挛性瘫痪,以致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膀胱、直肠括约肌症状也较常见,多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大便无力,个别病人有性功能障碍,亦可表现为四肢瘫、三肢瘫、偏瘫、交叉瘫等多种亚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各型颈椎病的10%—15%。临床上不是每例颈椎病都会发展为脊髓型,况且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也是可以治疗的。但发病期间要防止走不稳而摔伤。脊髓型颈椎病引发双腿痛,根据间歇跛行,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相符,颈部后伸受限及疼痛三大特点,本病可明确诊断,个别困难者可做CT扫描、核磁共振或脊髓造影检查,便可一目了然。本病治疗以手术方法为主,如能早期治疗其效果一般满意。如病程较长,脊髓出现变性或已有蛛网膜炎形成者,效果则差。
您好,腰椎病变看骨科或普外都可以。常见的病变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疼痛症候群,对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常常带来不良影响。据美国哈佛大学卫生学院的资料,美国全年有0.7亿人患有腰痛,这些人为治疗所付出的费用以及不能工作所造成的损失价值70亿美元;英国每年因腰涌缺勤达1000万个工作日以上,为仅次于支气管炎而造成缺勤的第二个病因。在我国,也曾有人过一些调查,有"五口人家,常有一腰痛"之说。在人类直立体位中,下腰部关节,尤其是腰骶关节,占着重力传导的枢纽地位,容易遭受压力的改变和外力作用的影响。下腰部位于人体身长的中点部位,在活动中承受的剪力及曲折力也最大。下腰部随着动力学和静力学双重负荷,比其他部位的关节容易引起疲劳。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外在因素(外伤、劳损、不良的工作姿势和习惯)、内在因素(抵抗力弱、适应力差、生理缺陷、个人特点、年龄等)、诱发因素(风寒、潮湿、气候、气压及自然环境等)、继发因素(组织退变、萎缩、无菌性炎症、机械性压迫及刺激、骨质疏松、粘连、水肿、纤维化等)的影响,所以腰痛发病率很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您好,一般是以月为疗程进行治疗的,请如下进行参考: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 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 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进食及大小便时不得坐起和站立,严禁坐位和下床活动。因为卧床可以减轻体重、肌力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回缩及破裂的纤维环修复。 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因为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可使腹压增加而加重疼痛。 4~8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取下腰围。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床铺清洁、平坦,要指导病人翻身,不能使躯干扭转,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牵引治疗时床尾抬高15°~20°,间断牵引,每日1~2次,重量5~10kg,每次1~2小时。因为牵引可拉开椎间盘间隙,使椎间孔开大,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而减轻疼痛。 坚持理疗、推拿、按摩,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 锻炼背伸肌、臀大肌、腹肌、股四头肌,如向健侧侧弯活动,腿屈伸活动上下午各1次,每次10分钟。 如患者已进行了手术,术后平卧24小时不得翻身,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一次。若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可适当抬高床脚,防止过多的脑脊液渗出。若放置引流管,应保持引流通畅,勿受压或扭转,并坚持处于无菌状态中。 术后应注意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变化,了解术后的恢复情况。加强护理,定时协助病人翻身,防止并发症。术后2周开始,帮助病人锻炼背肌。注意疏导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使其加强锻炼防止复发。
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痛一般是神经炎的原因,这个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大多数是由腰椎病(腰椎...
林景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坐骨神经痛最常见于腰椎病了,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等,蛛网膜炎、...
林景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坐骨神经痛并不是不治之症,这个疾病还是可治愈的。应该针对不同的类型、病因来做到针对...
林景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白领是坐骨神经痛的高发人群之一,那白领如何预防呢?
1、尽量不穿...
徐洪璋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坐骨神经痛是可防可控的。这就应该注意平时的姿位保护措施,日常生活中,走坐立卧的正确...
林景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神经细胞发出神经纤维。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
王向宇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