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怀孕,但需要在血糖控制良好、身体状况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等情况下进行,同时要做好孕期管理。包括血糖监测、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产检等。 1.血糖控制:怀孕前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如 6.5%以下。孕期也要密切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2.身体状况:确保没有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如有,需先治疗稳定。 3.饮食调整: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分配三餐热量。 4.适当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5.药物治疗:根据情况选择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不能使用口服降糖药。 6.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健康状况。 总之,糖尿病患者怀孕需要谨慎,做好充分准备和严格管理,以保障母婴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怀孕问题,应该由产科医师和内分泌科医师经过协商后决定。因为怀孕会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容易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严重的还会发生胎死宫内的情况。另外,患糖尿病的孕妇,胎儿往往较大,容易出现难产、死胎。即使顺利娩出,也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症和呼吸困难等。如果允许怀孕,应该经常去产科和内分泌科随访。应请营养师指定一份食谱,既利于控制孕妇病情,又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病情轻的,可通过饮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病情重的,可遵医嘱注射胰岛素。定期去产科和内分泌科作检查,包括查眼底、肾功能、B超、胎盘功能及胎儿情况。若发现眼底、肾功能恶化,应立即终止妊娠。最好不要吃药,用胰岛素治疗,最好不要再生了,对孕妇的身体会容易加重病情。
1型糖尿病的治疗要求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三者相互完美的配合。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稳定的目的。三者中,饮食进餐可使血糖升高;运动能降低血糖;胰岛素注射也能降低血糖。因此三者中任何一个在时间或量上发生改变,都会引起变化的胰岛素一般在吃饭前20~30分钟注射。Ø运动常在进餐后1小时进行。坚持定量和定时进餐,运动与胰岛素同样如此。饮食的临时增减及时间变动要配合运动和胰岛素的相应变化。养成监测血糖的良好习惯:无论何时,只要您生活规律发生了变化,比如,因为需要而饮食发生变动、或运动发生改变、或胰岛素剂量发生增减,您都需要监测血糖,以了解这些改变对血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对于育龄妇女来讲,怀孕生子是她们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讲,能否怀孕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患者或其家属的提问:"患有糖尿病的人还能怀孕吗?"由于妊娠可以加重糖尿病,使代谢紊乱更加恶化,而糖尿病又可增加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尤其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远远大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想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了解以下有关几个问题。糖尿病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①糖尿病女不孕症约2%,流产率可达15%~30%;②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数倍,约13%~30%,同时有糖尿病血管病变时则更易发生,可达68%;③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孕妇的20~30,而羊水骤增可致孕妇心肺功能不全;④手术产的机会显著增加;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非糖尿病产妇高;⑥继发感染,糖尿病孕、产妇较非糖尿病者更易继发感染,而且产后感染常较严重;⑦糖尿病孕妇容易生产巨大儿,巨大儿可使分娩受阻,胎儿缺氧;⑧围产儿死亡率5%~10%,多发生在孕36~38周;⑨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及新生儿畸形率,为非糖尿病孕妇的4~10倍。医生的建议如果患有糖尿病的育龄妇女决心要一个小孩,建议在怀孕前先使用避孕工具避孕3个月,严格控制代谢紊乱,使血糖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然后再考虑妊娠,妊娠后2~10周尽可能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畸胎可能。但是如果是已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时,奉劝患者应尽量避孕,怀孕者应终止妊娠,同时绝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孕期总热量一般为1800~2000千卡/日,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20%,脂肪30%,I型糖尿病每日可进5~6餐,II型糖尿病则在睡前可加一餐,孕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9公斤,每月不超过1.5公斤。适当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每次不超过15分钟,运动幅度以轻至中等度为宜,妊娠后4个月,不做仰卧位运动,运动后适当增加饮食量或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往有高血压病、妊娠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体位性低血压等则不能行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只能用胰岛素治疗,原来用口服降糖药物者也应改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或致畸、或死胎、或对孕妇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而被列为禁忌,胰岛素的量应根据每项个人血糖情况调整,并尽可能使整个妊娠期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而又不发生低血糖。妊娠期胰岛素的用量,在孕早期、中期、晚期、产后不同,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甲双胍类药物现在临床用的最多,这类药物由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因此一...
蔡德鸿(已故) 无相关医院
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刺激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
蔡德鸿(已故) 无相关医院
实际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每人都要定期的称自己的体重。国外有一个研究表明,经...
蔡德鸿(已故) 无相关医院
现在都有很多手段,比如说无创的心脏检查、ct的检测,可以看看你有没有血管的并发症,...
陈立波 主任医师 深圳南山人民医院
平时要监测的血糖,一定你平时生活状态下的一个血糖,包括去医院去监测,不能你去医院里...
陈立波 主任医师 深圳南山人民医院
我们现在的观念也是这样的,糖尿病主要还是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那无论我们是控制血...
陈立波 主任医师 深圳南山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