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顺利召开!

2023/7/11 11:32:57

2023年7月9日,“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由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广东省器官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奇点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二十多位外科专家教授们参加了本次培训。


▲李冶夫博士

由奇点医疗科技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监事李冶夫博士担任本次培训班的主持人;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副会长王东平教授现场指导、并致欢迎词。


▲王东平教授

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肝移植专科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志勇教授分享了“供肝机械灌注的国际最新进展”。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已挽救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器官质量是决定移植成败的关键,移植过程中器官必须离体,血供完全中断,器官缺血损伤是不可避免,是现有移植技术的“先天缺陷”,器官缺血损伤是影响移植疗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今移植疗效的提升,使得更多病人加入等待名单,导致全球性的器官短缺,每年约12%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死亡。使用扩大标准供体(extended criteria donor, ECD)肝脏是缓解器官短缺的主要手段,ECD供肝应用常规肝移植技术移植存在三大痛点,ECD供肝移植并发症发生率高、移植受体死亡率高、器官弃用率高。国际上探索了包括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在内的多种新型器官保存方法,但器官缺血损伤仍不可避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会长何晓顺教授团队历时9年研制出全球首台体外多器官维护系统,摸索出符合器官生理的灌注流量、氧合及营养等养护技术,取代冷保存技术。在不中断器官血供的情况下完成移植全过程,将从根本上破解器官缺血损伤难题,极大提升移植患者预后。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肝脏移植术”,迄今已实施200余例。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从50%降至5.3%,复流后综合征发生率下降85.4%,术后1年的缺血性胆道狭窄发生率下降77.8%,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相继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不停跳肾脏移植及无缺血心脏移植,实现技术拓展。


▲郭志勇教授

 


▲陈宏珲博士




▲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操作实践

下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横向处副处长赵强教授演示了“大动物无缺血肝脏获取”,郭志勇教授演示了“大动物无缺血肝脏植入”。专家教授们还进行了培训考核,考核评分后颁发了培训证书。


▲大动物无缺血肝脏获取及植入演示


▲赵强教授 无缺血肝脏获取演示


▲郭志勇教授 无缺血肝脏植入演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会长何晓顺教授团队研制全球首台体外多器官维护系统,摸索出符合器官生理的灌注流量、氧合及营养等养护技术,取代冷保存技术。全面革新移植手术方式,保证了器官血管离断、再吻合过程中,器官血流不中断。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肝脏移植术”,迄今已实施200余例。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从50%降至5.3%,复流后综合征发生率下降85.4%,术后1年的缺血性胆道狭窄发生率下降77.8%,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相继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不停跳肾脏移植及无缺血心脏移植,实现技术拓展。

 


▲向专家教授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参加培训的外科专家教授们觉得受益匪浅,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期待再次交流学习!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让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及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郑英姿)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