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托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政策,旗下新一代靶向 CD38单克隆单抗Sarclisa®(Isatuximab)获批先行引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其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其联合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R/R MM”)成人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高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在中国,MM的总体发病率为1.6/10万;与西方国家情况相比,中国患者在诊断时已达晚期的比例更高,高危患者数量更多,晚期复发患者则更常陷入“后线缺药”困境。而今Isatuximab在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批准认可了该项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先进性,有望及时解决中国R/R MM患者的亟需用药难题,为生命带来更多可能性。
自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即“港澳药械通”政策)实行以来,Isatuximab是首个引进的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创新药物,也是目前“港澳药械通”名单中仅有两款用于血液肿瘤治疗的创新药物之一。
创新机制,为复发难治患者提供新选择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而基于MM不可治愈、反复复发的特点,患者每一次复发伴随的缓解率将越来越低,缓解持续时间也将越来越短,直至成为R/R MM,为后续治疗与生存情况带来巨大挑战,也是创新药物具备临床急需性的主要原因。
此次试点引入的Isatuximab是一类新型CD38单克隆抗体,与已在中国上市的CD38抗体相比,具有多重机制作用;且经全球III期临床IKEMA研究结果证实,Isatuximab可为患者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与卡非佐米、地塞米松(Kd)治疗组相比,联用Isatuximab与Kd的方案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35.7个月,降低复发与死亡风险42%;同时显著改善了R/R MM患者的缓解深度(≥完全缓解率44.1%);另根据III期 ICARIA-MM研究数据,与标准治疗方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相比,Isatuximab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11.53个月 vs 6.47个月;HR=0.596,95%CI:0.44-0.81,p=0.001),同时显著提高了总缓解率(ORR:60.4% vs 35.3%,p<0.0001)。
“MM复发不可避免,因此为一线治疗采取更好的方案提升生存质量、减少复发频次,为复发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期,都是我们正在攻坚的课题。在目前MM复发治疗联合、转换与升级的策略下,Isatuximab的引入为更深缓解、减少耐药带来了可能。”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表示:“与现有CD38抗体结合靶点的位置不同,Isatuximab可能带来长生存。”
此外,研究数据显示,1q21扩增在中国R/R MM患者中检出率高达66.7%,Isatuximab可以更好地克服1q21扩增带来的不良预后,因此Isatuximab联合方案治疗带来的生存改善对中国R/R MM患者而言更具针对性。
可及为先,助力健康老龄化建设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对进口创新药的可及性、减少用药成本,是港大深圳医院探索‘港澳药械通’政策的目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指出,“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速,引入用于MM患者的创新药物Isatuximab,可真正解决患者燃眉之急。未来我们希望这一创新药物可以尽快投入临床使用,进一步提升药物可及性,让更多患者能够真正受益。”
赛诺菲特药全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谢丽娟女士表示:“得益于‘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实施,使多发性骨髓瘤创新药Isatuximab迈出了走向中国患者的第一步,让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其他区域的患者有机会多一个新选择。面对当下社会老龄化给中国肿瘤防治带来的挑战,赛诺菲积极响应‘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和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号召,高度重视中国老年肿瘤患者的未尽之需,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来实现创新药物的早期准入,加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