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友易出现肌少症?从3个方面加以改善!

2023/2/24 9:20:35 举报/反馈

肌少症跟糖尿病相辅相成,其特征是骨骼肌肉量减少,身体机能随之下降,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从而降低各脏器功能,增加患慢性病风险。反过来,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合并代谢障碍,生活习惯不良、常常暴饮暴食、户外活动量很少,从而易出现肌少症。为能防治肌少症,糖尿病患者应做好生活调理,积极增强体质。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肌少症?

1、补充足够蛋白质

肌肉生成离不开蛋白质,这是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肾脏健康的情况下,每天每公斤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0.8~1.2克,满足身体所需;伴有重度营养不良者,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5克以上。把蛋白质均匀分布在每餐中,优质蛋白质占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如鱼肉、蛋类、奶类、肉类等。如果糖尿病患者食欲差,消化吸收能力减退,不妨采取少量多餐原则,通过清蒸、水煮、焖、烩、炖等低温少油方式烹调,把其制作的软烂一点。

2、合理补充维生素D

缺乏维生素D者易出现骨骼和肌肉疼痛,所以为能增强肌肉力量,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方法是晒太阳,每天晒10~15分钟即可,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剂,保证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达到30微克左右,能改善肌肉质量,提高下肢功能,预防跌倒和骨折,同时也能帮助维持肌力和肌量。

3、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每次有3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健走、慢跑、游泳、跳有氧操等;搭配10分钟左右的抗阻训练,如拉弹力带、靠墙静蹲、坐位抬腿等,每周有氧运动不能低于3天,能促进肌纤维蛋白代谢合成,有效预防肌少症。运动过程中尽最大程度调动全身每一块肌肉,比如举哑铃、拉力绳、蹬脚踏车等,能让全身肌肉群得到锻炼。

温馨提示

身体虚弱者若不能做有氧运动,不妨更改为强度较小的抗阻运动,也可以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适当的做拉伸,能维持身体平衡感,增强灵活性和稳定性。另外,谨慎用具有减肥效果的降糖药,虽然能减少脂肪含量,但却会造成营养缺乏和肌肉流失,降低骨密度,增加感染风险。

(责编:梁绮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二型糖尿病,十如年,怎样预防并发证,有什么好方法

您好,二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感染,大血管病变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到四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预防并发症需要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的用药以及自我检测共同预防。若你已经有并发症建议及时去医院诊治。

Q: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1.对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疼痛症状可口服苯妥英、卡马西平。疼痛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用阿普唑仑或阿咪替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对顽固性的神经痛可能有一定疗效。糖尿病胃肠轻瘫综合征可用红霉素来增加胃动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加强胃壁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治疗方法为红霉素,目前多用多潘立酮(吗丁啉)。对低张性神经膀胱可用新斯的明肌内或皮下注射同时加用诺氟沙星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2.病因治疗(1)控制糖尿病应用降糖药和控制饮食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根本原则。(2)肌醇治疗:6g/d,连服6个月,可能取得一定疗效。(3)免疫抑制治疗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内有抗胰岛细胞抗体,且病理可见周围神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表明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其发病。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肌萎缩,不但可明显改善肌力而且可以缓解疼痛。用药方法为人血丙种球蛋白连用5天,然后用泼尼松,至少3个月,用时应增加胰岛素和降糖药的用量密切监测血糖。也有报道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血浆交换治疗有效的。3.促神经代谢和神经营养治疗(1)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三磷腺苷(ATP)和烟酸对轻型患者及预防有益。(2)神经节苷脂因其具有增强Na+-K+-ATP酶的活性、刺激神经芽生促进神经再支配和触发神经肌肉接头,形成的药理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感觉症状。4.中药治疗由于病理机制不清,西药治疗无肯定疗效,近年来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中医辨证分析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中药治疗多从活血化瘀、温补肾气、益气养阴的角度着手,标本兼顾,并与“重则防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相结合。

Q:如何预防糖尿病?

如果是一型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方法,如果是二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来预防。 一型糖尿病的发生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是胰岛素细胞被破坏,出现了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一般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方法。二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可能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合理的饮食,控制体重,另外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