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世界范围内儿童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是1/5000-1/10000,女童约为男童的5-10倍。我国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主任朱顺叶在“关爱童年,益起成长”儿童性早熟疾病科普媒体分享会上分享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情况越来越关注。孩子才上小学,乳房就突起了,唇上长出胡须了,这是提早发育吗?家长应该如何判别?又是否应该治疗呢?
“花开应当时”,性早熟的危害
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这几种类型。中枢性性早熟又称为真性性早熟,是由于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常见症状为女孩胸部发育、有硬块和月经初潮,男孩睾丸阴茎明显发育。“绝大部分女孩子在10岁左右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子在11岁左右出现第二性征,这个时间提早了,花开就不是恰当的时候。”朱教授介绍。
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前发育就形同加快消耗和“催熟”,这个过程肯定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和损耗。首先是身高的亏损,性早熟儿童由于体内出现大量的性激素,所以会提前进入青春期,孩子会快速地生长,但是同时骨头会快速地闭合、快速地老化,最终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当同龄的孩子在猛窜个的时候,性早熟的孩子因为提前透支了生长潜力,就停止了生长,个子长不高。
其次,由于儿童生殖器官的发育较不成熟,月经初潮过早会提高乳腺肿瘤的发生率,所以性早熟儿童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比正常的孩子高,不孕不育率也会有所增高。中枢性性早熟还会增加女孩子成年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而影响到生育功能,还会导致肥胖、痤疮等,影响外观容貌。
性早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有研究表明,早发育会引起功能性的表现如头痛、胃痛、关节痛,或因第二性征的提早发育而导致焦虑、压力增加等的心理抑郁症状,还有对性接触的渴望等心理行为的问题。
孩子外形的变化和身高受损是家长最关注的,但这相较于孩子成年后可能造成不孕不育的结果还只是短时间的影响。可见,性早熟不仅在短期内对孩子造成身体、心理的危害,更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难以发现的影响。
儿童肥胖和性早熟,疫情期间的突出问题
除了肿瘤、获得性损伤等原因,一般认为性早熟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过早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所致,遗传是主要原因。但2019年至今,疫情流行、隔离期间,新诊断的中枢性性早熟人数比过往5年显著增加,这个趋势是全球性的,明显是遗传以外的因素导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居家、热量摄取过多、户外活动减少、超重肥胖率明显提高。我们发现超重肥胖率提高和性早熟的曲线是平行往上走的。”朱教授指出。
肥胖和性早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肥胖和性早熟存在共同神经内分泌调节通路,是诱发中枢性性早熟危害性大的原因之一,13.86%的性早熟女孩患有肥胖,25.98%的性早熟男孩患有肥胖症。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导致疾病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炸鸡、汉堡、薯条等速食食品和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使孩子摄取过多高热量食品的同时,越来越少地走出户外运动,导致儿童肿瘤、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日益突出。
突然窜个要当心,健康生活是关键
家长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性早熟呢?除了定期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发现孩子短时间内突然长高长壮,家长就要注意了。要明确诊断一定要找专科医生,专科医生会通过测骨龄、子宫B超、性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进行判断,必要时还需进行头颅CT检查。
诊断性早熟后,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是唯一的性早熟治疗途径,主要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成年身高,保持或是改善成年身高的潜力,使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恢复到儿童期状态。儿童性早熟最常见的治疗药物GnRHa,如曲普瑞林,可改善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生长速度与骨龄的进展,使骨龄进展速度显著下降,并与真实年龄越来越接近,待年龄追上骨龄后,便可停止用药。
近年,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成年之后的生育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不治疗的孩子比治疗的孩子生育力下降,在治疗中对生育力的保护也成为了治疗的重要目标。
最后,朱教授强调,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体育锻炼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也能增加骨密度。此外,家长如果怀疑孩子性早熟,应及时到专科进行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治疗的同时更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