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延长生存期。临床实践中,免疫药物包括经典的帕博利珠单抗(k药)、欧狄沃单抗(o药),还有国内陆续自主研发的PD-1/PD-L1抑制剂也如雨后春笋,相继获批上市。患者如何在一众药物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不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有差异性?
在既往尚未有这方面研究的背景下,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开展了首个PD-1单抗头对头对比的II期研究,以评估国产和进口两种PD-1抑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作为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周清主任医师为我们详细解读本次研究结果。
4组68例随机对照
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
CTONG1901研究是CTONG在2019年发起的第一号研究,编号为CTONG1901,是一项对比信迪利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开放、随机化、II期临床试验。纳入人群排除了EGFR/ALK驱动基因阳性,即“野生型”患者,PD-L1 TPS≥50%患者被随机接受信迪利单抗(A组)或帕博利珠单抗(B组),而TPS 1<50%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化疗(C组)或帕博利珠单抗+化疗(D组)。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周清表示,“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探索PD-1高表达的和PD-1中低表达的两类人群,对进口经典的帕博利珠单抗药物和国内自主研发的信迪利单抗药物,两者在单药和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上是否存在差异。”
在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团队先设计有效率的门槛,当先入组的少量患者达到预期的有效率再进一步扩大。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组的ORR为57.1%,帕博利珠单抗组为33.3%,成功进入第二阶段。
两个研究阶段共纳入了68例患者,单药组分别为13例和14例,联合化疗组是20例和21例,在基线人群中也根据病理类型和是否有脑转移进行了分层设计,虽然样本量小,但确保干扰因素在几组之间达成平衡。
信迪利单抗vs帕博利珠单抗
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相似
研究数据显示,信迪利单抗单药组(A组)、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组(B组)、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C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D组)的ORR分别为38.5%,28.6%,61.1%,31.6%。
“虽然数字上有一定的差异,但由于样本量小,个别病人的变化会导致有效率的百分比发生较大波动,无法从数字上分出优劣,仍然可判定为两组疗效相似,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结果。”周清指出,“另外从这个研究的两组毒性上看,这两种PD-1抑制剂也是高度相似,这说明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的抗肿瘤活性和和安全性相似,都可以成为临床当中对付肺癌重要的使用武器。”
“进口的药物一定优于国产药”,“国产药品就等同仿制药物”,这是当前社会不少人的观念。但其实随着中国医学技术研究发展与进步,国内也有不少自主原研的企业,用强大的创新实力研发新药。从CTONG1901研究结果可知,国外原创的新药非常好,但国内自主原研的新药也毫不逊色。同时国内自主研发药物拥有更充足的国内人群循证医学证据,更符合中国临床实践应用。
CTONG1901研究不同于以往是将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而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随机的临床试验,是国际上首个直接对比两种PD-1抑制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头对头临床研究。虽然样本量小,但通过小规模的二期探索,得出的实验结果能给我们临床实践带来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