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是静止的,除了均匀的呼吸和偶尔的翻身,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有些人,在进入梦乡后会出现打呼噜的声音,而且声音特别的大。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其实,如果经常出现打呼噜的身体有可能是出现糖尿病了,尤其是肥胖的人。
睡觉时打呼噜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
一般来说,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之一,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旦发生,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有些会出现夜间猝死的现象。有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朋友出现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都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并且打呼噜的声音越大,出现糖尿病的风险的就越高。因此,经常出现打呼噜的人要特别的注意,尤其是肥胖的人。要及时做血糖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睡觉打呼噜会出现哪些危险因素导致糖尿病发生?
一、让交感神经处于兴奋。在睡觉的时候,如果出现打呼噜的现象,就会让患者出现喘不过气而让自己憋醒,就会导致一整晚出现睡和醒,就会让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长期如此就会让血糖上升。
二、会让睡眠质量差。在睡觉的时候出现打呼噜就会让睡眠质量差,而睡眠质量差就会让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血糖。
三、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在睡觉打呼噜的时候,会让身体的呼吸气体交换不足,从而造成间歇性低氧血症的发生,而因为人体的代谢是要有氧气来支持的,如果出现缺氧的现象,就会让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样就会让血糖升高。
四、会让人内分泌出现絮乱。长期的睡觉打呼噜会让人身体内分泌出现絮乱,就会让身体脂肪的代谢出现异常,一旦脂肪代谢出现异常,身体的胰岛素分泌也会跟着出现异常,最后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如果在睡觉的时候频繁的出现打呼噜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血糖监测,如果有发现血糖上升,就要及时进行治疗,降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避免血糖上升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这样会让身体受到伤害,甚至让身体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