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一种,一般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患者一般会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出现心律失常时应该及时的进行休息以免发生意外,哪些疾病会引起心律失常呢。
哪些疾病会导致心律失常?
1、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
当患上心内膜炎、心肌病、心包炎、心肌炎、冠心病、先天性的心脏病会导致心律失常。由于患者的肠道系统和心脏窦房结受到了病变的侵害,所以会出现心律失常,几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会伴有心率失常。
2、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
当心脏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时,那么就会让心脏的离子平衡出现失调,患者心脏局部的酸碱平衡也会出现调节障碍,从而出现了心律失常的症状。另外,当患者患上了甲状腺功能的亢进也会导致心动加快,心律失常。
3、酸碱平衡失调
当身体中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出现失衡时就会造成心律失常;当出现严重的低血钾会导致心律失常,从而导致了心室颤动。当出现严重性的酸中毒时,会抑制了心肌功能,导致收缩无力,降低了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心脏会突然骤停;当患上严重的低血钙、高血压时会减弱了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脏突然骤停。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1、要稳定情绪
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会放松精神,不能让身体过度的紧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会诱发心律失常,所以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大喜大悲,学会宽慰自己。
2、自我检测
当患上心律失常时身体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果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3、合理的用药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治疗心律失常用药也不同,患者必须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并且要观察用药之后的反应。有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也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所以要少用药。
温馨提示
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积极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过度的激动和愤怒,保持平和的心态,患者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保持营养的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摄入过高的脂肪和热量,以免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