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先天性短结肠的治疗方法

2017/7/4 17:12:18 举报/反馈

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分初期处理及根治手术。

1、初期处理

(1)造瘘术:包括短结肠开窗(侧壁造瘘)或上位肠管(回肠或结肠)造瘘。术后易有瘘口狭窄、黏膜脱出,回肠瘘常有腹泻,结肠瘘常有全结肠外翻。如伴有结肠膀胱或尿道瘘,易发生尿路感染,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病儿,更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2)短结肠末端分离(无瘘者)或结扎(有瘘者)后结肠造瘘术。该术式可避免尿路感染,但有一定难度,因短结肠高度扩张,减压后才能处理末端。造瘘方法为短结肠末端造瘘或开窗术。

(3)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使袋状结肠管状化,保留直径15~20mm)后造瘘术。该法能最大限度保留结肠,但有时保留的结肠无蠕动功能。

2、根治手术即经腹会阴或骶尾入路的肛门成形术。

(1)袋状结肠切除、回肠或结肠拖出型肛门成形术。

(2)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后拖出型肛门成形术。

(3)治疗方案:

①病情分类:手术方法不同说明病情复杂,缺乏标准化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此制定一较详细的治疗方案。

将Ⅰ、Ⅱ、Ⅲ型病儿状态分3类(A、B、C):

A、状态好;无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良好。

B、状态差;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穿孔合并腹膜炎。

C、血运不好,短结肠因缺血而菲薄或坏死。

将Ⅳ型病儿状态分2类(D、E):

D、状态好;无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短结肠良好。

E、状态差;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畸形。

②初期手术:对上述5类病儿实施不同的初期手术。

A、瘘分离、结扎,短结肠管状成形后造瘘。

B、瘘分离、结扎,短结肠末端造瘘或开窗;无瘘者短结肠开窗。

C、短结肠切除,结肠或回肠造瘘。

D、右半结肠造瘘、短结肠瘘分离结扎后末端造瘘或者短结肠切除、结肠末端造瘘。

E、右半结肠造瘘。2周至1个月后,病儿状态或合并畸形改善,再作④的手术。

③根治手术:病儿4~18个月时,作拖出型肛门成形术或一次性一穴肛再建。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