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医别录》
大热,有毒。主除五藏六府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辟、下利,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毒,杀虫、鱼毒。久服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2、《本草纲目》
椒,纯阳之物,乃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之药。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禀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吴猛真人《服椒诀》云:椒禀五行之气而生,口青、皮红、花黄、膜白、子黑、其气馨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热不达,不致上薰,芳草之中,功皆不及。
3、《本草新编》
蜀椒,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毒。多食乏气失明,久服黑发耐老。功用实多,不止书上所载。然而少用则益,多用则转损。入于补阴之药,可以久服;入于补阳之剂,未可常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