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治疗

2017/2/6 15:05:02 举报/反馈

所谓胰岛素抵抗也可称作“胰岛素不敏感”,是指人体的某些脏器和组织(如肝脏、肌肉及脂肪)的细胞对胰岛素的效应减弱。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则是指在胰岛素抵抗基础上继发的糖、脂肪代谢异常和由此产生的相关疾病和症状。也就是说,胰岛素抵抗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联结这类疾病的纽带,为这类疾病共同的致病基础。现在一般认为这种致病过程往往表现成以下的模式:胰岛素抵抗一高胰岛素血症一多种危险因素一动脉粥样硬化一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等。

治疗

针对现在的状况,医生建议他采用以下的治疗方案:

1。有关高血压、血脂紊乱的治疗方案暂时不变;

2。降糖药加用太罗(罗格列酮钠)、糖脉康颗粒;

3。另外可服肠溶阿斯匹林,并定期复查。

胰岛素抵抗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般来讲,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首先注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作息调整等,同时要维持正常血压、降低血糖,纠正血脂紊乱;另外则是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按疗程口服罗格列酮钠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罗格列酮钠(商品名:太罗)是最新的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在于它的降糖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它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次则是中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和改善整体素质。

有人认为对基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即①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②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商品名:太罗)等;

③中药。这种联合、长期、全面的用药可以降低血糖、保护胰岛功能、改善体内代谢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从而达到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你好,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Q:糖尿病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你好,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Q: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 h~Q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