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雌激素药物治疗:他莫昔芬为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竞争剂,有抗雌激素作用,低浓度时也可刺激肿瘤内生长,使PR水平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口服每天20mg,数周后可增加剂量,或先用2-3周后用孕激素,可提高孕激素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患者,建议在激素治疗的同时,要考虑结合放化疗、多细胞靶向治疗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以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防止再次复发转移现象的发生。同时多细胞靶向治疗技术在重塑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帮助患者获得长期带瘤生存方面疗效显著。
子宫内膜癌的激素疗法效果如何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而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为什么一些年轻的女性也会患子宫内膜癌呢? 从发病机制方面分类,子宫内膜癌有两种: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年轻女子容易患的是雌激素依赖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此年轻患绝症,可能与其不良生活方式有极大关系。正常情况下,女性月经周期的维持,第二性征的维持都离不开雌激素和孕激素,各种因素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而无相应孕激素拮抗的情况下,就容易患雌激素依赖型的子宫内膜癌。 1.经常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容易患子宫内膜癌,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会打破身体内激素的平衡,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的刺激,发生子宫内膜增厚,如果不典型增生的话就属于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日后容易发展为子宫内膜癌,这可能是导致年轻女性发病最常见的病因了。 2.女性本身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诱发癌变。肥胖人群中体内脂肪的芳香化酶作用下,可以使体内产生更多的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最终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 3.子宫内膜癌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这一点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是有所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家族遗传性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同。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进行性腹痛、腹胀、贫血等。女性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需要去妇科做一次认真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以下高危因素:
1.无排卵如伴有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长期月经紊乱,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2.不育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
早期子宫内膜癌治愈率并没有严格的数据,但是如果发现的比较早,考虑治愈率是比较高的。 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的特点,可以分为一型的子宫内膜癌和二型的子宫内膜癌,一型的子宫内膜癌也叫做雌激素依赖型的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预后相对较好,而且如果发现的比较早,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二型的子宫内膜癌是非雌激素,依赖型的子宫内膜癌这种子宫内膜癌肿瘤恶性程度高,治愈率要小于一型的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