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会有很多并发症,所以在调理血糖的同时还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工作。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怎样做可以预防糖尿病眼病,快来一起看看吧。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一期:视网膜微血管瘤。这是“糖网”的早期改变,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主观感觉,但眼底镜下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红色或暗红色圆形斑点等。在这个阶段,只要确诊糖尿病,不管视力有无改变,每半年到一年都要检查眼底。
二期: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此时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或偶有视物不清、视野中心暗影等。此期无需特殊治疗,除定期检查,还要注意改善微循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避免血糖反复波动,必要时可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三期:棉絮状软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一过性失明等。此期是局部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以消除出血,预防新生血管形成和玻璃体出血。不要因为恐惧“激光”等,耽误治疗时机。
四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这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动脉改变之一。除严格使用控糖药外,此时还需加用促使玻璃体出血吸收的药物,待出血吸收后,及时进行全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必要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混浊的玻璃体。
五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可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导致视力迅速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
六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因视网膜脱离而导致视力严重丧失、失明等。后两期患者病变已经非常严重,除积极治疗糖尿病外,应尽早做玻璃体切割术,使脱离视网膜复位,从而尽力挽救眼球及抢救残存视力。
那么,有哪些原因容易导致糖尿病眼病呢?
糖尿病眼病的病因
血糖的变化:血糖增高时,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组织内盐份随糖大量排出,渗透压降低,而水分子经晶状体囊过度转移到晶状体内,晶状体膨胀变凸,前后曲率改变,屈光力增强,形成一过性近视;血糖降低时,引起相反的渗透压改变,则发生远视。
白内障: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与糖尿病血糖波动所致屈光改变不同,其表现为由晶状体混浊所引起视力进行性下降。早期晶状体混浊是可逆的,以控制血糖、血压为主。当妨碍了对视网膜的检查,妨碍了单纯性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病程长已有明显视力下降,应及时手术治疗。
胰岛素治疗后反应:少数患者初次应用胰岛素后,出现视物模糊,也是由于血糖波动较大所致,待血糖稳定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糖尿病患者视力受影响的情况复杂,时常会有白内障、眼底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因此并不是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可以解决。一旦发现眼镜视力差了,糖友也不要急于验光配镜。如糖尿病患者出现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时,自觉需要配镜,必须先到正规医院眼科及内分泌科进行全面检查后再由专业医师指导配镜,切忌到商业眼镜店未经专业检查就草率行事。
糖尿病眼病的检查方法
眼底:眼底检查在糖尿病眼病的检查中很重要,因为有些患者尚无眼病自觉症状时,眼底已有了糖尿病眼病的表现,如视网膜微血管瘤、小的出血点以及渗出等,这些病变都是可以直观的,因此要经常做眼底检查。
电生理检查:如VEP、ERG检查,可提供视神经、视网膜一些生理状况,为糖尿病白内障的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B超检查:B超对于眼前节混浊窥不清眼底时特别有用,它可以诊断出玻璃体有无混浊或积血,有无机化条索及视网膜脱离,这些都是常用的糖尿病眼病的检查方法。
视力:视力是糖尿病眼病的检查必看的一部分,虽然视力的好坏不能完全说明糖尿病对眼睛的损害程度,但它却可直观地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好坏。
裂隙灯显微镜:随着糖尿病眼病病程的延长及血糖控制不佳,眼内往往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初期,虹膜红变症的初期,这些细微的变化则需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才可见到。
预防糖尿病眼病,就要从生活习惯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