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仙谷灵芝孢子粉灵芝抗癌100问

中药对胃癌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作用

家庭医生在线 08月01日

目前,一般认为胃癌的药物治疗仍以氟脲嘧啶(5-Fu)和丝裂霉素为首选药物,根据化学药物的毒理作用,主要毒性表现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其次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对心、肝、肾功能的损害。通过临床实践和患者服药经验表明,中药对胃癌化疗毒副作用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有些中药如灵芝等还具有主动抑制肿瘤的药效。

1.全身症状:一些药物可以引起头晕、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津少,大小便失调等。这些化疗药物引起的全身反应,按中医辨证归之于伤气耗阴,损伤脾胃,气虚阳气不能升发,故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阴血耗伤则口干津少,失眠多梦;脾胃受损则食欲不振、二便失调。针对各种化疗产生的全身反应予以辨证施治,常能减轻和治疗这些不良症状。

2.消化道反应:消化道粘膜细胞常受到许多化疗药物的损伤,引起一系列消化道反应,一般较骨髓抑制出现得早。口干是伤津的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是脾胃失和,升降失司的表现,因此。中医药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吐法为主。药用党参、生黄芪、白术、陈皮、半夏,旋复花、赭石、太子参、焦三仙、内金、砂仁等。

3.骨髓抑制:多数肿瘤化学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末梢血液中白细胞数下降,特别是粒细胞下降为主,如环磷酰胺等,有的药物则使血小板下降较明显,如丝裂霉素等。随着剂量的提高,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可受到影响,甚至发生骨髓明显抑制,呈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血象下降的防治是化疗期间的一大问题。整个化疗期间都要配合中药以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保护骨髓,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的恢复和重建,目前看来,中医药有一定作用,高浓缩灵芝制剂效果较好。动物实验亦证明,一些补肾养阴药如女贞子、石斛、麦冬、沙参、枸杞子等有保护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的血象下降作用。

4.免疫抑制:晚期肿瘤病人的免疫反应较正常人低下,而多数抗肿瘤化疗药物又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肿瘤、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药物治疗之间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化学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所以,用中医药配合化疗,以期达到既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又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多数临床观察报道化疗时施行中医药扶正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林志彬教授对灵芝的药理研究发现,灵芝多糖能激活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灵芝三萜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并且灵芝多糖含量高的去壁技术孢子粉效果更好。孙燕院士等还报告黄芪及女贞子的水提液在体外对于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效应,使其快速凋亡。这一现象可能说明为什么扶正中药的疗效多在手术后或其他治疗后作为辅助治疗时较为明显的原因。

5.心、肝、肾功能损害:某些抗肿瘤抗生素如阿霉素、柔红霉素以及金属药如抗癌锑,对心肌有毒性作用,用药后可出现心电图ST-T段的改变、谷草转氨酶(SGOT)升高,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甚至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时应投予宁心安神、益气活血药物,如沙参、太子参、丹参、麦冬、五味子,川芎、菖蒲、柏子仁等。相当多的药物(环磷酰胺,氨甲喋呤、苯丁酸氮芥、更生霉素,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在长期和大剂量应用时,对肝脏功能有损害,产生中毒性肝炎,在化学药物治疗时,多数可引起谷丙转氨酶(SGPT)的升高,治疗方药中佐以清利湿热及疏肝利胆药物,如茵陈、玉金、姜黄、柴胡、五味子丹参散等常有防治作用。

6.皮肤色素沉着及脱发:由于化学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刺激,有时可以产生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床色素沉着和爪甲变形,有时伴有脱发。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最常引起脱发,停药后有时仍会继续,但以后可以再生,且较以前更黑更密,中医药治疗常予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药物,如丹皮、生地、赤芍,紫草、鸡血藤、当归、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等。

(责编:顾虹恩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