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新婚蜜月科学避孕的细节

家庭医生在线 2016/2/8 8:26:09

新婚蜜月,有许多青年都选择在安全期出行,认为只要在安全期内做爱就不会怀孕,不用采取避孕措施。事实上,就是这一观点,让很多蜜月出现意外怀孕情况。女性的安全期主要是根据排卵期、月经周期来计算的,但是并不是在安全期女性就不会怀孕,新婚妈妈的身体状况是与排卵期息息相关的。

其实,蜜月期可以说还是新婚妈妈的一个过渡期,且不说刚过去忙碌的婚礼、舟车劳顿的疲惫、还有异地生活习俗不同,初为人妻等身份的转变也容易造成新婚妈妈精神紧张等等因素,均可造成月经失调,使女性在“排卵期”以外的时间里排卵,造成意外妊娠。

新婚蜜月阶段避孕方法

1、科学避孕首选男用避孕套

新型的男用避孕套质量好、质地薄,正确使用避孕可靠,还能提高做爱的效果。另外,万一避孕套避孕失败,对后代影响不大。而且,夫妻双方万一一方有轻微的生殖道感染,也不会因此相互感染。

2、视情况选择服用口服避孕药

这是因为不论何种口服避孕药,对于日后的怀孕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在蜜月结束一年后有“造人计划”的夫妻,如果妻子的月经周期基本规律,没有肝肾疾病,建议可以服用1号1/8剂量的短效避孕药,或先服探亲避孕药,再接以短效口服避孕药。如果计划婚后半年生育,就不能再服避孕药了。原则上,停服避孕药后半年才可以怀孕。

3、谨慎使用紧急避孕药

若在做爱时没采取避孕措施,可以在做爱后服用紧急避孕药,但不宜经常使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的剂量比常规口服避孕药大10倍,一般一个月内顶多只能使用一次,而且不可以每个月都使用,经常使用会扰乱卵巢功能,导致月经失调而影响生育。

新婚蜜月科学避孕的10个小细节

1、每次性行为前,必须用一个新的胶质安全套。

2、避孕套有不同的规格,应根据阴茎勃起时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如太大会脱落在阴道内,太小则被挤破使精液流入阴道内。

3、使用前应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期的避孕套已经变质,容易破裂,不宜使用。

4、避孕套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和不接触酸、碱、油的环境中。如接触上述条件后变得发粘、发脆,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应再使用。

5、小心撕开独立密封的包装袋,避免用剪刀一类的利器。

6、必须在性交开始前戴上。

7、套上龟头前应捏瘪避孕套顶端供贮存精液用的小气囊,以防止气囊中的空气遇热膨胀,促使射精时精液向阴茎根部溢出。

8、避孕套不宜事先展开,而应在勃起的阴茎头上自龟头部分顺势向下展开。

9、避孕套只能使用水基润滑剂。凡士林、液体石蜡、搽脸油、食油等均可在短时间内增加避孕套的脆性,加速其破裂。

10、如果出现精液进入阴道内情况,马上采用紧急避孕法。

(责编:詹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除了吃避孕药,还有什么方法能科学避孕?

怀孕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将是爱情的结晶,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合时宜的怀孕,如不成熟爱情下的孕育等,其实是硬伤,对女性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如何科学避孕也成了人们经常讨论思考的话题。目前来看,避孕方式中除了口服避孕药之外,还有避孕套避孕、放置宫内节育环、输卵管或者输精管结扎、自然避孕等避孕方法,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各种避孕方法。 1.避孕套避孕:这是目前世界范围采用人数最多的避孕方法,避孕套避孕的原理就是阻止精子和卵细胞相遇,这种方法如果正确使用的话避孕成功率可以高达98%以上,而且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经济最方便,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避孕方法。不过生活中有很少一部分人使用避孕套会出现橡胶过敏现象,也有一些情侣使用避孕套后导致阴茎勃起不坚、阴道干涩等情况。这些人群不太适合采用该避孕方式。 2.放置宫内节育器:顺产3个月或者剖腹产6个月后的女性可以考虑使用节育环进行避孕,该方法避孕效果很好,也不会影响性生活质量。但是部分女性放入宫内节育器后可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刺激,出现小腹微微疼痛甚至带下异常等妇科炎症表现。 3.输卵管或者输精管结扎:这种方法就是把输卵管或者输精管结扎,从而阻止精子和卵细胞相遇,一般适用于不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一旦做过结扎,将来再想要孩子之前还需要复通,还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该避孕方式现在用的越来越少了。 4.生理安全期避孕。女性朋友月经周期规律的话,月经1-7天和月经21-28天属于生理安全期,一般不会有排卵,该阶段同房很少会怀孕。但是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的话就不适合使用该办法避孕。

Q:避孕措施有哪些

你好,避孕是应用科学手段使妇女暂时不受孕。常见的避孕法有:使用避孕药,避孕套,避孕膜,安全期避孕法、体外排精避孕法、压缩尿道避孕法,手术避孕法等等。

Q:你们有没有什么比较科学的避孕方法呢?那些避孕药吃多了月经都...

你好,一般情况下,尽量少吃这个药会影响身体的,可以去医院上环儿的,这个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