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食药局抽检花生油:2批次花生油不合格

家庭医生在线 来源: 99健康网 2016/1/27 13:42:33

据报道,食药局26日通告了2批次花生油抽检不合格名单。维维粮油的苯并[a]芘不符合标准,而信阳尚则是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

26日,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了解到,在2015年10-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对花生油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抽检样品200批次,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198批次,不合格的样品两批次。

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信息为:维维粮油(正阳)有限公司生产的压榨一级花生油苯并[a]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信阳尚万佳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级压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上述检出不合格样品的生产企业,总局已经要求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企业及时采取停止生产和销售、召回已销售的不合格产品等措施、彻查问题原因、全面整改,对相关企业依法调查处理。调查整改情况及时报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延伸阅读:如何选购优质的花生油

1、油的成分

目前市场流行的趋势是朝着健康、营养方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油品中不饱和脂肪含量越高、越有利人体健康。而油中的亚麻酸含量越少,油的抗氧化性能越好,油的储存质量就越能得到保证。

2、油的观感

花生油的色泽一般分淡黄、橙黄、棕黄色,一般地说来,花生油的颜色的深浅程度反映了油加工程度、颜色越浅,说明加工程度越高,油也越纯正,看上去也越清澈透明,所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越少。反之,油的颜色愈深,则说明其加工程度越低。此外,油的香味越浅,加工程度就越高。反之,香味越浓,加工程度就低。

3、气味

各种植物油脂都带有独特的气味,可通过嗅觉来辨别它属于何种植物油,辨别方法有两种:

其一:盛装油脂的容器盖打开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味。

其二:取一两滴油样放在手掌或手背上,以手合拢快速擦至发热,闻其气味。如闻到花生油香味,则是花生油。

4、注意观察油瓶内的情况

注意观察油瓶中的油是否有沉淀物,或悬浮物,油在落锅后是否有气泡出现。若有,则非花生油或属劣质油。小包装的花生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18个月。购买时, 应注意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尽可能在保质期内食用。

(责编:梁倩缘 )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家里吃了这么多年花生油,花生油有什么功效?

花生油,大家并不陌生,是许许多多家庭经常食用的气味芬芳,滋味可口的油脂。那么,家里吃了这么多年花生油,你知道花生油有什么功效么? 花生油据有一种特殊的口感和香味,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其营养价值及功效也是比较高的。 1、花生油富含多种脂肪酸及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白藜芦醇等。其中,饱和脂肪酸约占19%,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占41%,多不饱和脂肪约占38.4%,其他脂肪酸约占1%。 2、花生油含锌量是色拉油、粟米油、菜籽油、豆油的许多倍。虽然补锌的途径很多,但油脂是人们日常必需的补充物,所以食用花生油特别适宜大众补锌。 3、研究发现,花生油有三种益寿延年,保护心脑血管的成分: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β-谷固醇,实验证明,这几种物质是肿瘤类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4、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5、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尤其适宜中老年人。 6、花生油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有健脾润肺,解积食、驱脏虫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花生油毕竟是油脂,热量高,脂肪量大,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对心脑血管还是会有一定影响,还容易导致发胖。

Q:高血压可以吃花生油吗?

高血压不宜多吃花生油,花生油中含有多种抗衰老成分,有延缓脑功能衰老的作用,花生油还有健脾,润肺,解积食,驱占肠的功效。花生油毕竟热量很高,并含有大量脂肪,对心脑血管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容易发胖,花生油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降解胆固醇的作用,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因而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吃花生油。

Q:痛风能吃花生油吗?

可以适当吃花生油的.花生油具有润燥滑肠,去积护胃,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以痛风病人是能够适当吃花生油。平常一定要注意饮食,少吃肉,多吃蔬菜,平常可以适量的吃点低脂奶酪,还有喝点低脂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痛风的治疗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