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用最常用的降压药之一,在指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β受体阻滞剂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其衍生物高选择性β2受体阻滞剂还可应用于心绞痛,长期服用可增加患者远期存活率,但这种药物也有禁忌症,对于哮喘、COPD、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禁用,高选择性药物慎用,选择性越高越安全。许多时候单一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无法达到降压目标,临床上往往选择下列几种联合方案。
(1)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如单用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对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可使心力衰竭加重,但也有研究指出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此药可增加远期存活率,延缓疾病进展;单用利尿剂减少血容量,可使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缓解,在不良反应方面可增加心率和交感神经冲动外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限制了利尿剂的降压效应,也不利于靶器官的保护。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则可抵消彼此所产生的副作用,长期台用对心脏提供保护作用。合用时所需剂量均较小,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对代谢影响不大。但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降压药如合用对血糖或代谢可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不提倡这两类药物合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2)β受体阻滞剂与二氢毗啶类钙拮抗剂的联合: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输出量;而单独使用钙拮抗剂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两者联用后出现降压累加作用,且可中和彼此触发的反馈调节机制。如钙拮抗剂可逆转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血管收缩、心率过缓作用。而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钙拮抗剂的心率加快作用。国内近年来自主开发的复方降压药物以这两类药物的联用为主体,如阿替洛尔与尼群地平、阿替洛尔与氨氯地平,但是维拉帕米禁止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因为两者同时具有减缓心电传到的作用,联合可产生恶性心律失常。
(3)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的联合:α1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确切,对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者有利,能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前列腺肥大患者的排尿困难。但有时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下降后继发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会使病人不易耐受。而β受体阻滞剂恰恰可以抵消这一效应。同时β受体阻滞剂产生外周血管收缩、心动过缓的副作用可以α1受体阻滞剂中和,且二者降压作用有协同放大效应,但α1受体阻滞剂不属于五类降压药之一,也不是指南推荐药物,故临床应用较少。
(4)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均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因而一般认为二者联用理论上收益不大。但其在大量研究中发现,ACEI、ARB类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可助于血糖调节,并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产生,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炎等一系列疾病都有较少蛋白尿的作用,故平时服用此类药物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肾病。左心衰竭与心肌梗死后患者,二者必须合用。哮喘患者必需β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较少发生支气管痉挛,但最好同时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塔林。
β受体阻滞剂是降压药中的优秀药物,这几年新出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该药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老一类的降压药如可乐定等中枢降压药以不作为推荐用药,含有此类的复合制剂和中药制剂也应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