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怎样蒸米饭会更香?

家庭医生在线 2015/6/25 6:00:58

在大多数人看来蒸米饭是一件简单又容易的事情,而各个家庭都有自己蒸米饭的习惯。不过,你蒸米饭的方法是否正确呢?要知道,蒸米饭也是有所讲究的。同时,想要米饭更香就要掌握技巧哦。

怎样蒸米饭会更香

加醋蒸米饭法:煮熟的米饭不宜久放,尤其夏季,米饭很容易变馊。若在蒸米饭时,按1.5公斤米加2-3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易于存放和防馊,而且蒸出来的米饭并无酸味,相反饭香更浓。

加油蒸米饭法:陈米蒸米饭不如新米好吃,但只要改变一下蒸米饭的方法,便会使陈米象新米一样好吃。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再放入锅中加适量热水,一汤匙猪油或植物油,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焖半小时即可。若用高压锅,焖8分钟即熟。

加盐蒸米饭法:此法仅限于剩米饭量重蒸时使用。吃不了剩下的米饭再吃时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即能去除米饭异味。

加茶蒸米饭法:用茶水蒸米饭,可使米饭色、香、营养俱佳,并有去腻、洁口、化食和提供维生素的好处。根据米的多少取0.5-1克茶叶,用500-1000毫升开水。

接下来,再来一起看看蒸米饭常见的误区是怎样的吧。

蒸米饭的3大常见误区

米淘很多遍。很多人淘米时一淘就是四五遍,连搓带洗,恨不得给大米去层皮。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过程中不需要流水冲洗,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另外,免淘米在加工时就去除了沙石和尘土,可以直接下锅。

不注意加水量。不少人蒸米饭时不注意加水量,导致做出来的米饭要么太软要么太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正确测算加水量很重要。若蒸白米饭,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较合适。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粮,则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

蒸好马上揭锅。一般情况下,当电饭煲“跳闸”,就说明米饭已经熟了,但如果这时候打开盖子盛饭,会发现表层的米饭很稀,而锅底则紧紧粘着一层锅巴。这层锅巴不仅无法盛出来,也很难清洗。正确的做法是,当加热开关跳至保温开关之后,不要马上拔插头,让它处于保温状态5分钟,拔完插头后让米饭继续焖5分钟,这样蒸的米饭吃起来口感更好,而且还不容易粘锅。

在蒸米饭的时候,别忘了以上几点哦。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煮饭时加醋让米饭更松软吗?

加醋蒸米饭煮的米饭不宜久放,否则饭很容易变馊。若在蒸米饭时,按1公斤1~2毫升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耐存放,而且蒸出的米饭并无醋味,饭香更浓

Q:月子里可以吃蒸米饭吗?突然好想吃笼仔蒸米饭啊,不知道月子里...

你好,坐月子期间一般是不建议吃的,你可以在后半个月适当的吃一些。

Q:糖尿病血糖高能吃蒸大米饭吗?

米饭,包括小米饭、大米饭,其做法有蒸、煮、炒多样,是我们最常见的主食之一,基本上中国人的餐桌都离不开米饭。那么,糖尿病血糖高能吃蒸大米饭吗?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饭,由来已久。有其理由是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人每吃完米饭后一测血糖,就发现指数往上升。然而,整天不吃米饭或少米吃饭也得糖尿病,那是因为米饭吃得少,体内长期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一样有患糖尿病的危险。这样看来,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米饭的,但必须注意有量的规定。至于米饭蒸还是煮,关系不大而主要是要如何让米饭变得糖不高,这才是要点。那么,糖尿病如何吃米饭糖不高,应注意以下五个要点。
1、米饭要吃得清淡。这就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也不要吃炒饭,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意外。可以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和生鱼一类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
2、米饭要吃得粗,减少精。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3、米饭要吃得多种花色混合。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豆子、坚果等一起上。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
4、糖尿病人要吃刚刚熟透又不黏糊的“整粒大米”,因为这样能延长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能减小血糖的波动。
综上所述,糖尿病血糖高能吃大米饭,但是,一定应该学会粗细搭配,科学食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