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发福或可诱发糖尿病

转载 来源: 新浪网 2014/11/5 9:00:00 举报/反馈

秋冬季节来临,越来越冷的天气往往令人胃口大开,“秋膘”贴的停不下来,往往体重也悄然亮起了红灯。国人传统观念里曾错误地认为“胖是一种福气”,殊不知肥胖其实是一种病,不仅会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质量,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作“全球引起死亡的第六大风险”。近日,来自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教授就公众关心的减重和糖尿病领域话题进行了科普讲解,呼吁重视肥胖以及糖尿病,选择正确的诊疗方式。

发福不是福,诱发糖尿病

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目前约有43.6%,即6亿的中国人超重或者肥胖。张忠涛教授介绍,“在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超过25为超重,超过27.5即为肥胖。

糖尿病通常与肥胖并存。在糖尿病患者中,调查显示65%的人超重或者肥胖,在中国约合7440万人。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可见,发福不仅不是福,甚至可能导致健康之“祸”,肥胖患者亟需正确看待肥胖导致的健康风险,尽早控制体重,别让肥胖钻了健康的空子,变成“甜蜜”的负担。

微创手术 减肥降糖

说到减肥,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饮食控制和锻炼。但是对于超重和已经深受糖尿病困扰的肥胖患者来说,这些方法见效慢、难以坚持甚至容易反弹。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反复的血糖波动还会对患者造成持续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

胖乎乎的敖先生一直是人们眼中的“开心果”,但2013年的体检结果让他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原以为是人到中年发胖是常事,但他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出现异常,还成为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已经高达18毫摩尔/升。敖先生四处求医问药,也开始锻炼身体控制体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稍不注意血糖又上去了,直到今年夏天,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减重及糖尿病微创手术。两个月之内小敖不仅身体轻盈了不少,血糖、血压等指标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他的心里也轻松了不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微创减重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减重与糖尿病手术不仅能迅速减轻患者的体重,也能有效改善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从而稳定血糖、远离糖尿病的困扰。“和传统治疗方案相比,减重手术属于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复原快,风险小,能显著地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无论是在预防还是在治疗上,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相比不做手术的患者来说,83%的手术患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在美国,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治疗方式。接受减重手术,患者可重拾生命喜悦,成为健康生活习惯的积极践行者。”张忠涛教授介绍道。

张忠涛教授进一步介绍,病人的BMI是判断是否适合手术的重要临床标准。只要年龄在16至65岁,BMI超过27.5,患2型糖尿病时间小于15年,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存在代谢综合征或者合并症的情况就可以考虑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当BMI超过32.5的时候,无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都应积极进行减重手术。

(责编:黄思源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可以引起低血糖吗

糖尿病本身是不会引起低血糖的,但糖尿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降糖药物不恰当的话,是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如糖尿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不按要求进食的话,就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还有就是服用降糖药物过量了,降糖效果增加了就有可能会诱发低血糖的。糖尿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Q:血糖不稳怎么办

调查中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比非糖尿病亲属者发病率高。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者分别为8.33%,其亲胞有糖尿病者发病率为1.62—5.85%。一般认为,隐性遗传常隔代或数代,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一般认为,若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遗传给子女的概率是5%左右,但并不是说获得这5%的概率,就会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外界因素的诱发才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且子女是几型糖尿病和父母是几型的并没有关系。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2、肥胖大多数I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4、妊娠妊娠期间,雌激素增多,雌激素一方面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另一面,雌激素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多次妊娠可诱发糖尿病。5、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的竞争等,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达到一定程度(即医学上称之为“阈值”)即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目前最好的治疗效果是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能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的比例还比较少,加之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不够,以为控制住了血糖就控制住了糖尿病,就不会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如同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兼备,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外部因素是:患者选对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治疗方法、好的治疗产品,及时治疗;内部因素是: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患者家属也应当更加关心患者,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有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可见糖尿病的治疗是全方位的治疗,不是单一的对血糖的控制。单纯靠服用降糖西药或使用胰岛素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健康人如果饮食、生活不注意,会得糖尿病;糖尿病人治愈后,如果平时饮食、生活等各方面不注意,还会重新复发。它就像感冒,可以治愈,但不能根治。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失调的综合病症,长期高血糖和并发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最大的威胁是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如半身不遂、糖尿病肾病、足坏疽、血管病变、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心肌梗塞、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瘙痒等病变。由于糖尿病并发症错综复杂,是致病致残的元凶,所以并发症得到控制和有效治疗才能保持健康。单纯控制血糖、尿糖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西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而且由于西药中含很多对人体毒副作用强的化学成份,故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肝、肾损伤严重。与服用降糖西药相比,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能减轻损伤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组织,但是,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岛素,有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胰岛素,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并且,胰岛素如果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低血糖,因此必须根据胰岛功能的测定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还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抗体,这时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要注意对有胰岛素抗体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消除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这样使用胰岛素才能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用胰岛素和服用西药一样,只有降糖作用,没有治疗功效,对糖尿病并发症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在中药中加入降糖西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对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觉得服用某些中药产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认为此种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药(降糖)成份,由于其中的西药(降糖)成份剂量不详,患者服用时往往服用了成倍的剂量,这样不但对脏腑器官的危害更大,而且容易导致低血糖,长期服用损伤人体器官和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耽误了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延误了病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真正的中药产品没有直接和迅速降糖的作用,但是有调节脏腑、缓慢降糖作用,主要作用是辨症施治,也就是对症用药,随症加减,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能达到从人体内部调理各脏腑器官功能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人体的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同时身体的体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治疗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复健康。人体贵重千金,医生为患者看病是认真、严肃的事情,要认真对待。同时,患者也要选准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治疗方法、好的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治疗糖尿病,第一步是控制血糖(用西药)达到稳定,同时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病友对糖尿病了解不足,误认为控制了血糖就控制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建议用中药调理为主,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为辅。用西药或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同时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使血糖正常,并治疗并发症,这才是真正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Q:糖尿病阳痿能吃什么药

你好,糖尿病阳痿能吃黑枸杞药。通过用黑果枸杞果实多糖提取液对已诱发糖尿病小鼠进行灌胃,观察黑果枸杞果实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试验表明:果枸杞果实多糖有显着降糖作用,但降糖作用弱于盐酸二甲双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