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风患者冬季养生保健攻略

转载 来源: 久久健康网 2013/12/3 9:51:45 举报/反馈

秋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中风被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冷空气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使血管收缩、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等,从而诱发血栓的形成,血管遇冷还会变脆,造成破裂出血。那么,冬季中风患者应该如何进行保健才能把发病危险降到最低呢?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小中风患者明显增多 多因小血管堵塞所致

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这都是我们熟知的中风表现,但是周伯荣说,实际上这种因为大血管梗塞或爆血管诱发中风的病人已经不常见了,反倒是因为小血管堵塞而出现的“小中风”更为常见。

68岁的张大爷,这几天突然就不爱说话了,一整天也就一两句,呆呆坐着,主动性很差。家里人还以为他心情不好,就诊时,专家建议其先做一个头部的MR,结果发现其下丘脑有一处血管堵塞,大概有一厘米长的病变。由于脑部血管堵塞,这才导致张大爷出现突然少言寡语的症状。

与张大爷不同的是,出现小中风的王先生患上了失忆症。专家说,59岁的王先生近期的记忆力明显下降,刚说的话转身就忘记了,家里人还以为他在装蒜,根本没人以为他是中风,结果在医院一做检查,才得知王先生脑部海马区血管梗塞了,因而出现了类似“失忆症”的症状。

专家表示,据统计,有42%-68%的人中风时,出现的是小血管梗塞,而且症状并不典型,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目前,该院病人中就有近一半的脑中风患者是因为小血管病变而入院治疗。

冬季中风患者保健常识

1、注意保暖气温突然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和添置保暖设施。如原有脑血管病,在天气转凉时要注意按时服药。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对于秋冬季腹泻要加以重视,预防腹泻脱水诱发脑梗死。

2、留意早晚时段清晨,是脑溢血发作的危险时段,早上要及时服用降血压药。这个时段不宜过度体育锻炼;夜间,血流减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夜晚要适量补充水分以稀释血液。

3、注意先兆症状老年人要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发展为中风。小中风时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视力模糊、半身麻木或无力等,这些症状大多是一次性的,多在24小时内消失,因而常被忽视;但其中有1/3可发展为中风,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重视饮食调养。注意膳食应以低脂、低钠为主,要多吃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防止便秘不能过饱,因为进食后血液流向胃肠,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容易诱发脑缺血。最推荐的食物为黑木耳和芹菜。常吃黑木耳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调查表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每天吃3克干品黑木耳作的菜肴,便能将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危险减少1/3,而芹菜则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够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

Tips:

小中风出现时的先兆

1、手脚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时忽然落地;

2、突然出现短暂视物模糊,看东西不清晰;

3、突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而且很快恢复正常;

4、时常头痛,有时甚至突然发晕,但迅速清醒;

5、近期内出现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

6、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常无缘无故地“出差错”;

7、情绪抑郁,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中老年人要保持舒畅的心情,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遇事要心平气和,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都会促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诱发脑血管病的发作。中老年人还要定期接受医生指导,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脑卒中 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脑卒中危害大,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家属秋冬来临,是脑卒中高发时节,所以全面预防是关键。预防脑卒中,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压、降糖、降脂开始。

Q:请问如何防治脑卒中: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Q:脑卒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有多高?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三位死亡原因,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脑卒中可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部分。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过卒中史,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多血管床病变(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症或外周动脉病)患者等都处于卒中复发的高风险中。同时,还需警惕脑卒中的“先兆”-小中风(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脑卒中患者在7天内复发的风险为7%~12%,90天内的复发风险则高达2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卒中患者30天的复发率最高为17.5%。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发生在脑部,就引起了缺血性卒中或小中风;发生在心脏,就会出现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对于已经有卒中症状或发生卒中的患者来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预防再次卒中的关键。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避免卒中再发。在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毫克(波立维)等是常用的口服药物。  卒中再次复发后,死亡率和残疾率往往要比第一次更为严重,其中更有25%的比例因再次卒中而导致死亡。不少人以为在每年冬至及夏至前后脑卒中高发期到医院进行大输液,便可预防脑卒中了。其实,此时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引起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持续吸烟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