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脏病预防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1/5 14:16:16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杀手,大家一直以来对它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如何预防方面。其实,预防心脏病并不能一概而论,是需要跟着年龄走的,要了解各自年龄段的特点,再采取心脏病预防措施。

20岁:每周锻炼5次

在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养成有益心脏的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的最好时期。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周锻炼5次,每次30分钟。

2、每年体检一次。

3、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8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至少1.0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低于1.69毫摩尔/升。

4、血压:119/79毫米汞柱以下。

30岁:保持健康体重

到了30岁的朋友除了,要有以上的4条外,还要经常做一些举重、踢足球、打篮球或其他爆发性强的运动,最好要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35岁后,还应每隔5年查一次心电图,检查心脏血管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此外,从这个年龄段开始,保持健康的体重对心脏健康非常关键。

40岁:查次C反应蛋白

踏入了40岁后,就要注意检查C反应蛋白,医生开始通过C反应蛋白(CRP)测试了解患者体内血管的炎症程度。该蛋白指标越高表明炎症程度越高,从而患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就越大。正常的C反应蛋白值应低于1毫克/升。经常锻炼和保持健康体重是保持健康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键。

50岁:做运动平板试验

进入了50岁是冠心病的高发年龄段。除了做好上述各条外,还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又称跑步机测试。在跑步机上走动或踏步运动时,心脏活动及血压被同步监控。这样可以检测心脏功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但如果没有心脏病家族史,一般50岁之前没必要进行此项测试。

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只要是在剧烈活动后出现胸闷或气短等不适,就要立即上医院。因为胸闷和气短是心脏病的两大主要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

心脏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而且发病也伴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果护理不当对患者的身体危害很大。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心脏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减肥。

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第二、少吃蛋黄。

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这也是心脏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第三、多运动。

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第四、戒烟。

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第五、注意饮食。

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第六、适量饮酒。

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第七、当心糖尿病。

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八、控制情绪。

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责编:邓美如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