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春困”小妙招。

过度手淫危害大?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包皮过长影响受孕?

男性40岁性欲下降?

最近搜索

扑热息痛或增大哮喘风险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0-11 14:14:05

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的头痛、肌肉痛、痛经、牙痛、感冒引起的喉咙痛等。它常常因为被过量使用而出现问题。而在今年内,就有研究发现其可能使儿童和青少年患哮喘的风险增加。还有,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在其官方网站也呼吁大家在使用含此成分的药物时注意安全。

西班牙最新发现:扑热息痛增大哮喘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 9月16日报道,西班牙的一项研究发现,常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使儿童和青少年患哮喘的风险增加。

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对2万余名6-7岁和13-14岁少年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了解这些儿童是否患过哮喘和使用扑热息痛的情况。研究发现,6-7岁组中,每月服用至少一次扑热息痛者,罹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高出5.4倍。幼儿即使每年只用1次该药,也会使患病风险增加70%。

慈善机构“英国哮喘”的研究分析师迈莱卡·拉赫曼介绍,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使用扑热息痛和哮喘存在关联,建议儿童遵医嘱使用这类药物,一旦出现哮喘症状及时就诊。

超量使用扑热息痛危害大

7月1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了药物安全使用倡议署主任戴尔·斯莱文博士的文章,呼吁大家在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时注意安全。

白加黑、新康泰克、泰诺、感康等大部分感冒药,泰诺林等退烧药,以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部分止疼药中,均含有剂量不等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果不慎将含有此成分的止疼药及别的药物混合服用,可能引起肝脏功能受损。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使血管扩张、出汗,达到解热的效果;它还通过提高身体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起到止疼作用。由于它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大家一般会按需要使用,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用药次数的限制。如果对此不加注意,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药物。长期或过量服用这类药,其副作用会逐渐显现,较严重的有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如果本身就患有肝脏疾病,过量使用此成分容易引发肝功能衰竭。这种不适症状一般需要过几天或更长时间才能被发现,部分人可能仅有像感冒一样的症状。

戴尔·斯莱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仔细看说明书。注意看成分中是否有对乙酰氨基酚。含有该成分的药物种类、名称众多,说明书一般会标出成分,以免过量服用。

2、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只要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服用最好不要超过一种。为了降低肝损害风险,服药前要弄清一次吃多少,服药间隔多长时间,每天需要吃几次。一般用于退热时不超过3天,用于止疼不超过10天。

3、您应当告诉医生自己的肝脏功能状况,以便其决定是否用对乙酰氨基酚。患有肝病者更要谨慎,因为即使用小剂量也可能造成肝损害。

4、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与酒精或酒精类饮料一起服用,否则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5、儿童用药时需要格外注意,应该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好用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当发现已经过量服用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责编:司徒健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月经、肥胖可能导致成年人哮喘吗?

成年人的哮喘大部分还与其他非过敏因素相关,例如:月经性哮喘、职业性哮喘、阿司匹林性哮喘等。 月经性哮喘是与其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的现象,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减轻。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称为“月经期哮喘”。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阿司匹林哮喘是指口服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乃近、布洛芬、等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患有鼻息肉、鼻窦炎、鼻炎又伴有哮喘患者,应慎用这类解热镇痛药,一经确诊则应绝对禁用。

Q:请问成人哮喘怎么治疗

儿童的哮喘大多与过敏有关,但成年人的哮喘大部分还与其他非过敏因素相关,例如:月经性哮喘、职业性哮喘、阿司匹林性哮喘等。月经性哮喘是与其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的现象,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减轻。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称为月经期哮喘。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阿司匹林哮喘是指口服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乃近、布洛芬、等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患有鼻息肉、鼻窦炎、鼻炎又伴有哮喘患者,应慎用这类解热镇痛药,一经确诊则应绝对禁用。 祝身体健康。

Q:如何预防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1]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定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而不是12月11日.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结合我国哮喘防治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会钟南山在“世界哮喘日”前夕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在中国,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尽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均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要能够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为使哮喘诊断治疗工作规范化,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的301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GINA).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也于1993年和1997年议定和修订了中国的哮喘防治指南,促进了防治水平的提高.  一,成功的哮喘治疗的目标:  1.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  4.预防发作及加剧.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  6.避免影响其它医疗问题.  7.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上述治疗的目标的意义在于强调:①应该积极地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②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二,药物治疗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有数十个品种,可分成三代.①第一代:非选择性的β2激动剂,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因其心血管副作用多而已被高选择性的β2激动剂所代替.②第二代:选择性短效的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和酚丙喘宁(fenoterol)等,作用时间4~6小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明显减少.③第三代:新一代长效的选择性β2激动剂,如(salmeterol),福米特罗(Formoterol)和丙卡特罗(procaterol)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但部分药物(如沙美特罗)起效时间较慢.总的来说,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以第二代药物最常用.第三代药物主要用于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起到稳定气道,减少发作的作用.  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MDI为最常用.然而,MDI使用需要吸气时同步喷药,需要医务人员认真指导和定时检查使用的方法,才能保证疗效.在儿童,老年人或重症病人可在MDI上加贮雾瓶(spacer),喷出的药物气雾停留在瓶中,病人可从容吸入,并可减少雾滴在口咽部沉积引起刺激.  2.茶碱类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茶碱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最好用药中监测血浆氨茶碱浓度,安全浓度为10~20μg/ml.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合用甲氰咪胍,喹诺酮,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药量.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原因很多,有些原因显而易见,但有些原因常常是隐蔽的,需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查找,恃别是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应密切联系每次发作的情况,详细与医生探讨寻找以利于诊疗.目前已知诱发支气管哮喘有如下原因,可供参考.  (1)过敏因素:有30%~40%的支气管哮喘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2)非特异性理化因子,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3)微生物感染: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小儿哮喘发作.  (4)过度劳累: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  (5)精神因素:情绪波动可以成为诱因.诸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甚至大笑也会导致哮喘发作.  (6)职业性因素:这方面涉及面广,如制药工业,化工企业中工作的工人,对某些药物或原料过敏,医护人员对某些药物过敏等.  (7)气候因素,如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天气突然变化或气压降低,都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