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又叫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扑热息痛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而且无明显抗炎作用。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扑热息痛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其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谷胱甘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服用扑热息痛,孩子出生后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的风险增加至多三成,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至多两成。
扑热息痛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依据对超过13.2万名母女或母子3至11年的随访以及对所获数据的分析,得出上述结论。
不过,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发表论文的同时,研究人员说:“尽管我们建议孕妇尽量避免服用任何非必需药物,我们相信,人们不应该依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在有临床需要时改变短期服药的现行办法。”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美国65%的孕妇在有需要时服用扑热息痛。研究人员迄今没有找到母亲孕期服用扑热息痛导致孩子患多动症、自闭症风险增加的原因。先前研究显示,摄入某些药物与孩子出现交流障碍、智商降低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