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好习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转载 来源: 糖尿病网 2014/6/17 10:50:58 举报/反馈

核心提示:专家指出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糖尿病常识后,都会注意调整自身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不但可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状态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糖尿病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疾病,本病对于患者的直接伤害比较轻微,但是通过长年累月对患者身体的摧残,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并发感染等,比较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有致命的可能。中国台湾一项研究显示,改变多种生活方式是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和特异性原因死亡率降低的较强预测因子。这项研究共纳入5686例>30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研究了改变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和摄入碳水化合物不合理等多种生活方式对受试者全因及特异性原因死亡率的影响。中位随访4.02年后显示,入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4.1/1000人-年和17.25/1000人-年,校正传统糖尿病风险因素后,改变多种生活方式的行为与全因死亡率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降低均独立相关。

在此研究中,研究者得出结论:改变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和特异性死亡率。这更应引起全科医生对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视。

多国学者都已研究证实,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糖尿病发生。例如,美国有研究显示,每天吸烟>20支者与不吸烟者相比,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70%;英国学者也发现,吸烟男性糖尿病发病风险较不吸烟者高74%。专家指出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糖尿病常识后,都会注意调整自身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不但可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状态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降糖药的用量。通过良好的饮食控制、规律的运动和戒烟限酒就能很好地使血糖多年都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且未发生并发症;相反,那些不注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许多很早就发生了并发症,且症状严重。

总之,糖尿病需终生治疗,其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性,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患者须有很强的毅力。同时,全科医生应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并定期的督促和提醒患者。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必须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和努力。

(责编:付子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肾病死亡率高吗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是很高,但是前提是有糖尿病,没有糖尿病就不会出现糖尿病肾病,所以建议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检查,做个糖耐量试验,就可以知道有没有糖尿病,如果没有糖尿病,就不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如果有,控制好血糖,也不容易出现

Q: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由于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及脂类代谢紊乱,对全身许多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发展,逐渐加重,因此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由于2型糖尿病往往没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可能在糖尿病确诊时已发现有慢性并发症的存在,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后可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   从死因上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主要是各种并发症。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60%~80%。脑血管疾病引起大约10%的患者死亡,其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发病年龄越小,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就越高。   预防糖尿病是第一道防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第二道防线,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则是第三道防线。

Q: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由于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及脂类代谢紊乱,对全身许多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发展,逐渐加重,因此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由于2型糖尿病往往没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可能在糖尿病确诊时已发现有慢性并发症的存在,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后可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   从死因上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主要是各种并发症。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60%~80%。脑血管疾病引起大约10%的患者死亡,其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发病年龄越小,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就越高。   预防糖尿病是第一道防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第二道防线,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则是第三道防线。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