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纳豆激酶产业需“规范化”

转载 04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在我国,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高达四分之一,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每年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亡。即使应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此类疾病不仅对个人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因此,我国亟待扭转重“治”轻“防”的心脑血管病现状。

为了更好地造福社会,做好健康科普宣传工作,普及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改善社会大众的健康状况,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湖北国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协办的“科学抗血栓健康教育全国行”启动仪式暨力之澜纳豆激酶上市发布会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办。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杨秉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媒体记者共聚一堂,见证了这一盛况。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博士发现了“纳豆激酶”蛋白酶,试验证明这种物质能起到溶解人造血栓的效果,为预防和治疗血栓引起的各种疾病探索出了新思路。

而在我国,纳豆激酶产业却面临尴尬处境:一方面,国产纳豆激酶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纳豆激酶的研发方面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湖北国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通过构建工程菌株、采用复合发酵技术,将原料黄豆换成以“长寿豆”而闻名的鹰嘴豆,提取得到的纳豆激酶酶活更高、营养成分更丰富;另一方面,纳豆激酶产业乱象丛生,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纳豆研究中心主任李虹介绍:由于我国一直缺乏纳豆激酶相关生产规范,在功能检测与溶栓效果上缺少统一标准,导致产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者对纳豆激酶也产生了大量误解和不信任。

“现在虽然是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标准,纳豆激酶产业在中国面临的仍然是严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虹强调指出。

“早一天制订纳豆激酶的生产规范,在功能检测和溶栓效果上统一标准,可以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作为一家在纳豆激酶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和严格质量监控体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十分期待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湖北国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治告诉记者。

湖北国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研发为核心的高新生物技术研发公司,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在纳豆激酶的生产和研发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他们研发的力之澜纳豆激酶,一改以往将黄豆作为提取原料,而是从“长寿豆”鹰嘴豆中提取,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和红曲菌复合专利发酵技术,经过独有的分离提取技术获得的纳曲素和高酶活纳豆激酶,协同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清除血管垃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使微血管畅通、弹性、血压平稳,促进脑部营养供给,使器官功能增强、肌体、血管恢复年轻活力,实现温和、持续、高效溶栓,起到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的作用。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科学服用纳豆激酶制品,有效防治血栓,正是转变“重治轻防”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科学抗血栓健康教育全国行’活动能把防治血栓的科学方法传播给大众,更好的普及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以更好地造福社会。”殷大奎会长这样表示。

(责编:尹浩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