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胰岛素误区:晚期疗法论

转载 来源: 怡康糖尿病网 2013/2/5 6:36:09 举报/反馈

  患者:打胰岛素是糖尿病晚期才用的最后的治疗手段,上了胰岛素说明病基本没救了。

  专家点评:这种看法体现了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治疗的无知。自1921年科学家发现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胰岛素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并且让许多糖尿病患者能够和常人一样工作、享受生活。一般而言,下列几种情况需要用胰岛素:

  一、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细胞遭到破坏,体内几乎没有胰岛素分泌,就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事实证明,只要用好胰岛素,控制好血糖,避免低血糖,控制好血压、血脂和体重,这些患者同样可以长寿。有些病人在上世纪20年代患上1型糖尿病,坚持使用胰岛素,一直活到了70、80年代。英国的劳伦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发起成立了英国糖尿病学会,而他本人就是一位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二、有些2型糖尿病人可能在某个阶段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比如怀孕、分娩、手术,还有的患者患上其他急性病如肺炎、心肌梗死等,这种情况下需要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等这些状态结束后,就可以停用胰岛素。

  三、部分患者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若干年后,口服药物的降糖疗效逐渐减退或失效,可以加用小剂量胰岛素或完全用胰岛素替代口服降糖药,都可以奏效,甚至在一段时间后又可以改回用口服药。

  四、近年发现,有些新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初发病时血糖很高,经过积极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满意且能稳定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停用胰岛素后血糖保持良好,在坚持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条件下,甚至不需任何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用不用胰岛素完全取决于患者是否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效益,与“晚期病情”无关。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哪些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不以为然。一些症状较轻或根本没有症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误区之二:悲观沮丧。糖尿病患者几乎天天都要服药、打针或者上医院,于是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  误区之三:恐惧焦虑。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性疾患,而且并发症较多,糖尿病患者恐惧失明或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更恐惧减寿和死亡。    误区之四:药物万能。过分依赖药物或迷信药物。  误区之五:抗拒对立。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对医务人员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  误区之六:矫枉过正。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甚至导致昏迷。  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而通过适当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有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良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Q: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哪些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不以为然。一些症状较轻或根本没有症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误区之二:悲观沮丧。糖尿病患者几乎天天都要服药、打针或者上医院,于是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  误区之三:恐惧焦虑。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性疾患,而且并发症较多,糖尿病患者恐惧失明或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更恐惧减寿和死亡。    误区之四:药物万能。过分依赖药物或迷信药物。  误区之五:抗拒对立。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对医务人员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  误区之六:矫枉过正。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甚至导致昏迷。  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而通过适当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有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良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Q:排名最好的糖尿病医院有哪些

你好,糖尿病治疗方法存在严重治疗误区,这是我国医学界的共识。以目前常用的胰岛素、双胍类、磺脲类、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以及中草药制剂这五大类药物为例,均无法实现对糖尿病的根治,严格的说,这类药物只能做到对糖尿病的控制,而不是治疗,最重要的是,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几乎致命的治疗误区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