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老年糖尿病为何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转载 来源: 糖尿病网 2012/5/22 8:51:06 举报/反馈

  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点,但老年糖尿病还有其不少特点。

  1、胰岛素注射过量。

  在病情较重、血糖过高,或在某些应激状态下,胰岛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随着病情的稳定好转,应激状态的解除,胰岛素的需要量较前减少,若仍按原来剂量使用,就可导致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应该用1毫升的注射器,若用5毫升的普通注射器,则难以抽取精确剂量的胰岛素,往往超过用量;此外,有的操作者没有正确计算抽取胰岛素注射液的毫升数,如每0.1毫升含有4单位胰岛素,若皮下注射12单位胰岛素,就应抽取0.3毫升胰岛素注射液。

  2、口服降糖药物过量。

  有的老年人自己随意增加药物;老年人容易遗忘,有重复服药的情况;所服降糖药物不合适,如选用优降糖,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3、降糖药物蓄积作用。

  这是老年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较常见的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病人常出现肾功能减退,所服降糖药不能正常由肾脏排泄掉,久而久之,降糖药在体内蓄积量越来越多,从而引起持续而严重的低血糖。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随时调整降糖药剂量,或改用非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糖适平降血糖作用可靠,约95%代谢产物经胆道及肠道排泄,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4、药物降糖作用增强。

  磺脲类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降血糖作用增强:阿斯匹林、氨基比林、保泰松、复方新诺明、双氢克尿噻、安妥明、胍乙啶、利血平、可乐宁等。降糖药与上述药物同时应用时,可发生低血糖,应注意减量。

  5、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量。

  进食量易受某些因素影响,如食物种类、情绪、胃肠道疾患等。若出现进食量减少时,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否则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患糖尿病

你好,这位朋友.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它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需要长期的控制饮食及治疗.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台性的,包括合理应用胰岛素,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和加强宣教.⑴,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仍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最主要的药物,无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种类和应用方法的改进,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已有了很大提高.  胰岛素按药效时间长短分为:  ①,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吸收快,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便于调整.  ②,中效胰岛素:起作用时间较慢,维持时间较长,主要用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注射次数.  ③,长效胰岛素:吸收速度更慢,作用时间更长,主要用于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需要量,降低夜间和空腹血糖.  糖尿病初始患者先用短效胰岛素治疗.每天剂量分4次,分别于早,中,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睡前再注射一次,在病情控制后睡前一次可取消.也可以一开始就用中效加短效治疗,分早晚两次注射,早餐前用总量的2/3,晚餐前用1/3量.胰岛素注射部位选上臂前外侧,大腿前部,腰部,臀部,每针间隔至少1cm,有计划轮换部位,避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应根据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注射笔和注射泵的应用:胰岛素注射笔装配了细针头,注射时可减少疼痛,且携带方便.胰岛素注射泵适合青春期及成人患者,可连续皮下输入胰岛素,并可随时增加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⑵,饮食治疗: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达到要求的范围,同时应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须与胰岛素治疗同步进行.  ①,热量的需要:儿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需要应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量的摄入.  ②,糖类(碳水化合物):每日糖类的摄入应个体化,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③,纤维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过多高纤维素饮食易致腹胀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④,蛋日质:蛋白质可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降低,推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  ⑤,脂肪: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可占总量的30%~35%.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2条鱼.  ⑶,运动治疗:体力活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运动l小时,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但应避免爬高和潜水,因发生低血糖时有危险.2,2型糖尿病的治疗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并发症更加突出,防治其并发症显得更为棘手.总的治疗可分为两个方面: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⑴,基础治疗  包括饮食限制,生活方式的改变,从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复合糖类),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动物蛋白,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我国采用植物蛋白较多,花费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2型糖尿病患者经基础饮食治疗和体力活动,改变生活方式后,血糖仍增高明显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⑵,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  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3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这3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从而加强降糖效果.  ①,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服用时需注意:餐前15~30分钟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开始应使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老年人需要减少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  ②,双胍类  自5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二甲双胍(格华止),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体重,因此对于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合适.若服用后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  ③α-糖苷酶抑制剂  于90年代初投入市场使用,能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这类药物主要有拜糖平,倍欣.服用时需与第一口饭同吃.肾功能不全者也可使用.不良反应主要是肠胀气,一般能自行缓解.  ⑶,胰乌素治疗  如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已增到最大,但血糖控制仍不满意时,可试用胰岛素6~12周,观察胰岛素改善血糖的疗效.经6~12周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停用胰岛素,回头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可有较好的疗效.以后必要时可重新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时,也要根据血糖水平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时需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宁可血糖控制在中等水平,低血糖.因此,对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最好住院治疗并学习注射胰岛素.总之,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终生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患者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戒烟,不酗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Q:糖尿病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

您好,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有:胰岛素注射过量,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按量进食,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服用戊双脒,丙吡胺、奎宁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饮酒过量,或饥饿后饮酒。

Q:糖尿病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

您好,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有:胰岛素注射过量,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按量进食,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服用戊双脒,丙吡胺、奎宁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饮酒过量,或饥饿后饮酒。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