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怎样进餐更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 2012/5/22 8:38:19

  《洞微经》曰:太饥伤脾,太饱伤气。盖脾借于谷,饥则脾无以运而虚脾,气转于脾,饱则脾过于实而滞气,故先饥而食,所以给脾,食不充脾,所以养气。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上午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阳气可以化万物;而到晚上,就会呈现一派阴霾之气,这就是阴气,食物不易消化。所以早饭应吃饱,午后就应少吃了,而晚饭则更应减少。这与现在提倡的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是一个道理。白天人处于活动之中,需要热量,所以要吃饱吃好;晚上需要休息了,要吃少。否则,元气和所有的气血都要用来消化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影响睡眠。

  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食量的多少,即所谓“量腹而食”。懂得克制的人,今天吃这么多,明天还是吃这么多。总之,宁可少吃也不贪多。明代李敖英《东谷赘言》概括饱食有五大弊端:“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

  饱食伤身,少食多寿的观点已被实践经验和现代研究所证实。对老年人来说,运动量较年轻时减少了,脾胃功能较年轻时减弱了,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空腔脏器的肌纤维萎缩了,所以人步入老年后,食量是会逐渐减少的,如不减就已经很不错了,如加量,必然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所以千万不要勉强多食。一些宗教修行者限食、少食、过午不食,认为可以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对小白鼠的研究发现,限食与自由食小鼠寿命相差几近一倍。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相对节制饮食,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以防止和延缓大脑功能衰退,可以减慢生理性衰老的速度,是抗衰老的措施之一。

  另外,不要太饿了才想到去吃饭,饥饿时即使吃也不可吃得太饱;不要太渴了才想到去喝水,口渴时即使喝也不要喝得太多,只要使腹内不空虚,中和之气就会自然透入体内。《抱朴子》中有:每天可以多吃几顿,但是每顿都不要吃得太多,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凡是吃饭都要以少食为有益,这样才有益于脾的运化,所吃的食物才能得以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否则即使是大补的食物,吃多了也会伤害脾胃,所以要学会有节制地进食。

  太饥饿会伤脾,吃得太饱会伤气。脾是消化食物、运化水谷精微的脏器,在饥饿的情况下,脾没有运化之物,反而会导致脾的虚弱。但如果吃得太饱,脾就会因为过于充实而滞气。所以应该在还没有感到太饥饿时进食,这样可以养脾;同时,不要吃得太饱,没有太多的食物加重脾的负担,这样可以养气。

  简言之,吃饭要定时定量。中国人习惯的进食时间是:早餐7~8时,午餐12时左右,晚餐18~19时。按时进餐不但可以保证人体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对健康有益。定量是指每日进餐量基本固定,饥饱适宜,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怎样进餐更健康

  综上,在进餐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早饭宜饱,午饭应吃好,而晚饭应吃少。

  ②老年人应“量腹而食”,宁可少一点也不可贪嘴。

  ③在饥饿的情况下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在大渴的情况下不要一次喝得太多。

  ④老年人宜少量多餐。

  ⑤补品吃多了也无益。

  ⑥按时进餐,不要等太饿了再进食。

(责编:吴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有什么危害吗???

有关学者还证实:饱食能诱发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饱腹后,它在大脑中的含量要比吃饭前增加数万倍,而且其数量的增长与食量成正比.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学者还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约2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皆是饱食的“美食家”.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饱8分,通过调节食量来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人过中年以后的进食方式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吃不多,胃肠总保持不饥不饿不饱的状态.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总结的秘诀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Q:怎样抑制食欲

您好, 改变进餐习惯可以控制食欲和减肥。进餐时细嚼慢咽,每一口饭最好咀嚼三十次左右再下咽,一方面有助于食物的吸收和减轻胃肠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促进消化液分泌,使胃肠产生饱腹感,可以减少后续的进食量。此外,餐前喝汤可以减少进食量。三餐之间增加些水果、海苔等低热量的零食也可以减少进餐时的饭量。

Q:孩子七岁激动或饱食后爱吐是怎么回事 - 百度

应该是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平时让孩子少食多餐,吃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辛凉、生硬的食物,饭后适量活动,不要随后睡觉,防止消化不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