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处暑养生有什么要注意?

家庭医生在线 2017/8/23 7:28:55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人们应饮食有节、忌肥甘厚味、不可挑食、不勉强进食、忌怒后进食,特别忌讳过冷过热的食品。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处暑应该怎么吃?

1、饮食清洁

处暑是夏秋转换的时机,暑气仍有余威,食物易于变质。俗话说“病从口人”,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必须注意饮食卫生。饭菜做适量,力求不剩饭。糕点等不可放置过久,严防蟑螂、苍蝇的叮咬。生吃瓜果时,一定要洗净。饮食不宜偏嗜,宜多样化,才能起到全面营养人体的作用。

2、少食肥甘

肥甘是泛指肥腻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处暑时此类病更要注意预防。中医主张饮食宜清淡。从古到今的养生经验说明,饮食清淡是长寿的重要原因。应多宣传过食肥甘厚味之危害,指导人们科学进餐。

3、冷热适中

食物的温度也要适当。人对饮食冷热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说,阳性体质者喜冷饮,阴性体质者喜热饮。随人所好,可适当调节饮食的温度,但切不可过冷过热。食物寒温失宜,不仅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而且会损伤人体阴阳之气。

4、多吃酸果

夏秋交叠,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葡萄不但“酸”,还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红色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白葡萄润肺,绿葡萄清热解毒,紫葡萄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

推荐几款食物

鲤鱼:鲤鱼能除湿开胃、利水消肿,因此特别适合在三伏天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食用。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适合儿童、孕妇、老人等各类人群的肉类食品。

鸭肉: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瓜: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

莲藕:“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绿豆粥:夏日炎炎,不少主妇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当水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酸梅汤: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凉的酸梅汤可谓是神清气爽,而酸梅汤里有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酸梅汤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绿豆芽: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这3款食谱可常吃

百合莲子汤

材料:干莲子75克,干百合100克,冰糖75克

做法:莲子清水浸泡4小时,百合清水浸泡一夜,二者冲洗干净。将百合和莲子放入锅里,加清水,大火煮沸,放入冰糖,用小火煮40分钟即可。

黄豆猪骨汤

材料:大黄豆100克,猪骨1000克

调味料:味精,料酒,盐,葱姜

做法:黄豆、猪骨分别洗净,锅加上,倒入黄豆和猪骨。大火煮开,改成小火慢炖1-2小时,然后加调味料即可。

功效:强壮身体,能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适合营养不良、身体瘦弱、腹胀纳呆的人食用。

禁忌: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太多也容易导致腹胀。

芝麻菠菜

材料:熟芝麻15克,鲜菠菜500克

调味料:味精,香油,盐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后放入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变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段。把切好的菠菜,放进盘子里,加盐、味精,淋上香油,搅拌均匀后再撒上黑芝麻即可。

功效:开胸润燥,补肝益肾。

(责编:杨晓红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处暑节气,应该如何养生?

处暑节气,之后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也可多吃新鲜果蔬,以及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  精神调养宜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和调。此外,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也不要贪凉,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避免受凉。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

Q:秋季属金,要少辛多酸,注意润肺。

秋季,指农历8、9、10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

Q: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等内容。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