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3/12 23:42:43

  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俗话“春捂秋冻”,说的是春天如何着衣保健;又说“春夏养阳”,则是从饮食方面来强调春天的养生策略了。春天人体阳气生发、气血流畅、肝气舒展、肌肤润泽、腠理开疏,在养生方面也应与这些特点相适应。

  

  春季养生五宜

  一宜调养情志,振奋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宜起居有常,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见“一忌”)。

  三宜饮食有节,补益阳气。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四宜强身健体,锻炼体魄。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

  五宜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春天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还要注意预防各类疾病。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细菌、病毒易于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平时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FDPageBreak}

 

  春季养生五忌

  一忌骤减衣物。从古至今,善于养生者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俗话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说法。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骤冷还会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乘机造访。此外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二忌春困无度。“春困秋乏”,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过多,无病也会躺出病来。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气血运行不畅。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使身体与季节的蓬勃之气相应,从而杜绝困倦无度的状态。

  三忌饮食无节。早春期的饮食以高热量为主,老年人要注意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

  四忌情志失调。《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情节,生活中老人看到春花暖阳,也常常会滋生一些感伤的情怀,尤其是孤寡老人,更容易沉湎于对往事的无限伤怀中。这对养生是很不利的。情志一旦失调,外邪就会乘虚而入,造成身体疾患。因此在春天老人应该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

  五忌过度劳累。春天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如果过度劳累,或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等疾患。因此老人要注意劳逸结合,活动适度。

(责编:吴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春季养生小知识?

你好,春季养生应该多旅游,多散步,晨起提倡宜伸懒腰。在饮食方面,要多吃菜,以免上火,另外要注意生物钟的调整。祝健康!

Q:春季养生怎样养阳

春日养阳宜常锻炼 春日养阳饮食宜淡春天

Q:怎样进行春季养生?

顺应春季的气候变化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特点,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于养生保健。下面谈一谈春季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  ⒈春季起居注意  关于春季的起居养生,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就是说,在春季中,我们的作息安排最好是能适当的晚睡早起。  ⒉春季着装———“春捂”  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气温变化较大,此时人体如果穿衣不当,就很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  因此,虽然春季气候已经转为渐转温热,应适当地晚脱衣,保持身体的温暖,也就是民间所称“春捂秋冻”中的“春捂”。  ⒊春季宜增加运动量  春季是一年中很好的锻炼季节。但是春季锻炼时也要注意,由于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且春季时自然界风邪较多,因此进行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不宜太大,宜微汗即止,不必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以免运动后汗出当风、感受风邪而发病。  ⒋适宜春季的运动项目  说到春季户外运动,自然少不了户外踏青。此时宜与家人、相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踏青游览。另外,郊外空气新鲜,空气中饱含有益身心的阴离子,人们多到郊外走走,多呼吸这种新鲜空气,可以促进细胞代谢,使人精神振奋、心胸舒畅、大脑清醒,帮助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其次,散步、气功、太极拳或八段锦等也都是很适宜春季进行的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在公园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来进行。这类运动项目一般动作比较柔缓,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活动筋骨、畅通气血,升发阳气,是春季很好的运动选择。  ⒌春季进食注意  可以选择清温平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食品,少食含脂肪较高的动物性食品,以清理胃肠、排除积滞。另外,可以适当进食如葱、蒜、韭菜等辛、温之品,以助体内阳气升发。  适宜春季进食的食疗药膳——  ◆猪肝粥。  材料:粳米200克,猪肝60克,食盐、葱、姜、香菜等调味品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切碎备用,先将粳米洗净,入锅加水,大火煮沸后约15分钟,将猪肝放入继续煮,待将熟时放入食盐、葱、姜、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猪肝粥具有补血明目、养肝健脾的功用,常人服食可补肝强身,患有贫血、头晕、目疾、肝病者更适宜服用。  ◆芹菜粥。  材料:芹菜300克、粳米200克,食盐、葱、生姜、香菜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芹菜洗净切成细丁备用,粳米洗净入锅加水煮,待粥八成熟时放入芹菜丁,最后放入适量食盐、葱、生姜、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芹菜粥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素,是适宜春季常服的粥类。芹菜粥还具有清肝明目、解毒利水的作用,对于头痛、眩晕者尤为适宜。  ◆菠菜粥。  材料:菠菜300克,粳米200克,食盐、葱、生姜、香菜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洗净,入锅加水,上火煮,将菠菜切碎备用,待粥快煮熟时加入菠菜及食盐、葱、生姜、香菜等调味品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菠菜粥清淡易消化,具有疏肝养血、润肠明目的作用,适合成年人服用,尤适合于年老体弱、血虚肠枯,也适合习惯性便秘的人群及视力下降人群服用。  ◆菊花粥。  材料:粳米200克,干品杭白菊15克,白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洗净,入锅加水,上火煮开,将杭白菊放入共煮,待粥煮熟后放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菊花具有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作用,春季适量服食菊花粥,对于有头晕目眩、目赤肿痛者及高血压病人更适宜服用。  ◆葱豉豆腐汤。  材料:豆腐400克,淡豆豉适量,葱白1根,油、食盐、香菜、生姜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葱白切段、豆腐切块备用,将油烧热放入豆腐略煎,然后放入淡豆豉、生姜,加适量清水炖煮,先武火后文火,快成时放入食盐、葱白、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葱豉豆腐汤具有疏散风寒、理气温中的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有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畏风怕冷者趁热服食。  ◆山药红枣糯米粥。  材料:山药10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将糯米、红枣洗净与山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开再转文火慢煮,至粥成时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药红枣糯米粥可健脾补气、养胃和中,常服可健脾养胃。  老年人春季养生4要诀  老年人应根据春季春阳升发,咋暖还寒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调节精神、饮食和运动,以达到养生健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