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控制血糖要吃对 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

家庭医生在线 2017/7/16 21:10:28

如今,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等,正成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据测算,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然而,人们对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而一项针对29206名美国男性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吃早饭会使将来罹患糖尿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即便幸运地没有因此增肥,患糖尿病的比例也会上升21%。,不吃早餐可引起急性胰岛素抵抗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而且只需1天不吃早餐就能引起这种效应,经常不吃早饭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如慢性胰岛素抵抗,甚至可能进展至2型糖尿病。因此早餐很重要,不吃早餐即使没增肥也会增糖尿病风险。

事实上,不吃早餐造成热量摄入中断,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由于午餐和晚餐要把缺失的热量补回来,很容易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反弹性升高,使血糖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全天的胰岛素调节。此外,有研究发现早餐缺失的营养,难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充。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燕麦片有利于控制血糖,不吃早饭会让男性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上升27%,而夜里大吃大喝会让心血管病危险上升55%!,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而燕麦不仅对控制血糖有好处,还有轻度的调脂作用。研究证实:每日吃50克燕麦片,就可使每100毫升血中胆固醇含量平均下降39毫克,甘油三酯下降76毫克。

不过尽量不要选速溶麦片,即配料表中含糊精或植脂末的麦片。要选择煮后再吃的纯燕麦片,纯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呈扁平状,形状完整。

控制血糖健康早餐是关键

专家指出,病人如果等到出现这些低血糖症状,才赶紧找东西来填饱肚子,很可能会因为感到过度饥饿吃得过量,这导致身体承受血糖过低和过高的大幅度波动,进一步恶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的问题。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餐。忙碌的都市人经常因为要赶着上学上班,没空吃早餐。不吃早餐对一般健康人来说,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他们顶多饿了提早吃午餐,不过糖尿病人要空腹撑到中午就大不妙了。隔了一整晚没有进食,糖尿病人到了早上血糖一般偏低,要是不吃早餐,很可能会出现冒冷汗、头痛、手脚发抖、脾气变坏等低血糖症状。专家指出,病人如果等到出现这些低血糖症状,才赶紧找东西来填饱肚子,很可能会因为感到过度饥饿吃得过量,这导致身体承受血糖过低和过高的大幅度波动,进一步恶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失调的问题。

研究也发现,不吃早餐的糖尿病人空腹胰岛素水平偏高,这意味着病人容易感到饥饿,还没到下一餐身体就发出肚子饿的信号,这导致病人容易过量进食,很难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若长期没有控制好血糖水平,可能引起并发症,包括影响眼睛视觉,产生白内障,严重则可能造成心脏病、中风、截肢和肾衰竭等。

早餐吃什么吃多少才算健康

早餐对糖尿病人显然很重要,有助稳定早餐后以至全天的血糖水平,但是要吃什么、吃多少才算健康呢?

专家介绍,除了通过计算和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来避免吃得太多,糖尿病人也可以多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来维持饱足感,以免太快感到饥饿。所谓升糖指数(简称GI指数)指的是人们进餐后食物在体内血糖引起的反应。被归类为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碳水化合物被消化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比较慢,这意味着餐后的血糖会慢慢升高,对糖尿病人有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包括:糙米、通心粉、燕麦、苹果等。

人们每天所需的热量应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指导原则,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该占每天总热量的45%-65%。,同时,糖尿病人也应该摄取含有不同营养的食物。比起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搭配了不同营养的食品,可以发挥延缓血糖升高的效用。在城市里的许多年长糖尿病人,习惯拿面包配咖啡当早餐,他们可能以为分量这么小,应该不会对血糖产生太大影响。事实上,这样的早餐只含有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相比之下,如果病人吃的是搽上植物油或加了芝士的全麦面包,外加一小杯脱脂牛奶,这份早餐所含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有助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病人不单吃得更营养,也会因为能维持饱足感而不会过量进食。除了上述提到的早餐对于糖尿病的重要性之外,以下几个糖尿病饮食误区,也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恶化。

糖尿病饮食:吃菜不吃饭当心血糖升高

“白领、年轻人有喜欢用零食‘加餐’的习惯,其实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很大隐患。”糖尿病专家指出,像瓜子、核桃、花生米、果脯以及话梅等,过量多吃,只吃不动,其高热量、高盐分等,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的诱因。有些人不感到零食热量高,其实,10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米饭。经常吃这些零食的人,很容易导致型体肥胖。不仅如此,果脯、话梅等咸味食品,其中所含的盐分也相当高。长期食用,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肥胖和高血压本身就是患糖尿病的最大潜在因素。

专家提醒,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因此“只吃菜、不吃饭”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

糖尿病饮食:爱吃肉比吃糖易得糖尿病

多人认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吃水果多而得的。事实并非如此。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冯志海说,除了遗传以外,肥胖和超重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与吃糖多几乎没关系,反而是吃肉多更容易得糖尿病。

"人肥胖时,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均有所降低,即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也是II型糖尿病的最主要病因。"肉、蛋、鱼虽然含糖量不高,但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长期大量食用后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肉和脂肪的代谢也要依靠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导致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容易出现糖代谢缺陷,从而引发糖尿病。

不论是患者还是健康人,都应适当吃肉食,不能偏重某种食品,营养要全面,只不过糖尿病患者要少摄入高油、高脂食物,肉类等食物应放在主食后食用。

(责编:詹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刚发现糖尿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来控制血糖吗?为什么?

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一般无法通过饮食来控制血糖,但是如果是糖耐量受损的阶段,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血糖。 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是二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系,这种疾病发病比较缓慢,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只是糖耐量受损,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饮食控制血糖,但是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说明血糖已经比较高,而且胰岛功能已经比较差,单纯的通过饮食调控,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需要规律的使用药物调整血糖。

Q:糖尿病的人怎么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人首先要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接受糖尿病教育。会自我管理糖尿病,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的方法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适当合理的饮食,减轻体重,可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等;运动治疗能协助血糖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还有可配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Q: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哪些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不以为然。一些症状较轻或根本没有症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误区之二:悲观沮丧。糖尿病患者几乎天天都要服药、打针或者上医院,于是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  误区之三:恐惧焦虑。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性疾患,而且并发症较多,糖尿病患者恐惧失明或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更恐惧减寿和死亡。    误区之四:药物万能。过分依赖药物或迷信药物。  误区之五:抗拒对立。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对医务人员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  误区之六:矫枉过正。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甚至导致昏迷。  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而通过适当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有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良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左胸口一直不舒服,一天到晚的不舒服,查心电图有问题,彩超、心 撤退性出血代表避孕成功吗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吃了振源胶囊和琥珀酸美托洛尔释放片和中 身体消瘦,腰痛。放射性下肢疼痛。 做了三次剖腹产手术,还能做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吗? 用了有问题的卫生巾开始严重怕传染艾滋病,因为卫生巾回面有许多 我的头皮和脸的两侧以及下巴,还有锁骨位置的前胸以及后背一小块 医生,我想问一下,17岁这个年龄一个星期自慰多少次正常?因为 请问咳嗽引起头晕有时失去知觉大棍啥疠,去医院挂哪科 请问为什么这里的牙龈鼓鼓的? 一躺下就头后脑勺内疼,头部发热是怎么回事 病人突然晕倒 跟这个有关吗 可以看出什么病吗 男孩10岁,7月2号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做的吻合器割包皮环切手术 尿路感染打了4天吊瓶,最后一天打完,老是左边小肚子隐隐作痛, 体重11kg 发热,喉咙红肿发炎,有痰,可以吃阿莫西林阿莫西 点了扁平疣天天碰水,洗澡肯定防不了,流脓红肿痛怎么办? 拉屎屁股像撕裂一样 一周左右拉一次 拉屎前要干什么 膝盖后颈骨平台裂缝,三个月了能丢捌复重吗 失眠到现在半年了,吃了好多药,有中药也有西药。吃一片右佐匹克 失眠距现在半年了,也吃了好多药,有中药,也有西药,吃半片氯硝 显示全部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