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家庭医生在线 凌丽屏 2012/11/8 13:59:35 举报/反馈

  中医历代医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消渴病的病因,从宏观上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古代中国人民所患的糖尿病类型与当代具有很大区别,以生活方式改变而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低,而且,在没有胰岛素供应的时候,患者很少能够存活长久,出现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所以,那个时候中医所获得的验方、偏方或治疗理念,并完全适合目前流行的2型糖尿病患者。

  然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尤其是辅助降糖以及控制慢性并发症与合并症方面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有人综合了当前各家的意见,认为中医药在以下三种情况更为适宜。

  1、2型糖尿病患者,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无严重急、慢性病发症的轻型糖尿病,尤其是尚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者可单纯适用中药治疗,如参芪降糖颗粒、黄连素等。但应当强调中药治疗也是五匹马车综合治疗团队药物治疗的一部分,而绝不能认为中药治疗可以代替一切。

  2、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已得到控制,但是一些症状,如口干又不思饮,疲乏无力,体弱多汗等等都是西医不好解释又难以为力的。此时,中医可利用补肾、养阴、清热、利湿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如肾病、眼底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西医同样缺乏有效的治疗,此时,可在综合治疗以及降脂、降血压、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之上配合中医的辨证施治,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中西医药各有所长,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同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防治道路,是值得大力提倡与努力推广的,在此领域,南京军区总院黎垒石教授的团队起到了典范作用,正是利用大黄的功效,他们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自身的治疗特色。

(责编:严毓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