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尿病患者要谨防心肌梗塞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8 9:21:08 举报/反馈

  王先生将持续胸闷的妻子送到急诊科,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了抢救,后病情缓解。王先生很费解,妻子之前没有冠心病,也没有胸闷、胸痛的毛病,没有高血压,身材不胖,但有10余年的糖尿病史,空腹血糖控制在7~10mmol/L左右。

  有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脏损害“悄无声息”

  据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主任王振涛教授介绍,该患者有较长的糖尿病史,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因为这种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同时可能合并了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这种神经病变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由于患者的神经末梢受到损害,感觉迟钝,在平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不易察觉,我们称之为无痛性心绞痛。

  糖尿病和心梗很危险

  王振涛说,近年来,专家已经把糖尿病看做心肌梗死的等危症,也就是说得糖尿病的危险相当于得过一次心肌梗死,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极易并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那么,为何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并发症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会影响糖类的代谢,导致高血糖,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质代谢,导致脂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从而导致血管壁损伤、狭窄,诱发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冠心病。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较无糖尿病患者高,且发病早。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为了保证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较正常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血糖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无一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患者血中葡萄糖浓度较高,糖化血红蛋白增加,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心肌容易缺氧。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易发生血栓。

  糖尿病性心脏病不易发现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他们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如胸闷、憋气、胸骨后疼痛。糖尿病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怎样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听说有人产后会得糖尿病并发症,我不想...

首先是要预防糖尿病的,你是hi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么,很多是产后逐渐恢复得了,而且是在产后包括月子也不要安排过高营养食物得了,月子之后适当活动等

Q: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

你好,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眼部病变: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Q:糖尿病并发症能不能预防?

糖尿病都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当然也可以预防。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及早发现糖尿病,特别是发病隐蔽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发生糖尿病的蛛丝蚂迹也不要放过,而且定期进行有关糖尿病的体格检查,以期尽早发现糖尿病,不要等到糖尿病已发病多年,满身并发症时再来看病,那时并症逆转的机会就可能大大减,甚至丧失贻尽了。第二点就是发现了糖尿病后不要紧张焦虑,但要积极对待,正确处理,尤其重要的是要把血糖控制在基本满意的水平,当然血脂、血压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只要把糖尿病控制好,就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