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友视力异常须做眼底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 《岭南健康生活》 2012/7/16 10:38:28 举报/反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它能使患者视力减退,最终导致失明。据统计,糖尿病患病史10年的病人中,35%会出现眼部并发症;患病史达20年的有70%;而患病30年的则高达90%!记者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问题采访了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眼底科丁小燕副教授。

  糖尿病爱“管”视网膜

  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对微血管的损害。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因此视网膜首当其冲地成为糖尿病“攻击”的重要目标。

  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1、视网膜病变。由于糖尿病损害视网膜的血管组织,引起视网膜出血、微血管瘤、渗出等,称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血液和养分的供应不足使得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还会长出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结构不健全,特别容易出血,新生血管增殖还会出现新生血管膜。这种新生血管膜容易收缩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完全失明,这种称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2、黄斑水肿。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区,虽只占视网膜面积的10%,却肩负着90%的视力功能,可以说是我们视力的核心。糖尿病引起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破坏,从而引起黄斑水肿。一旦黄斑受到损害,病人的视力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1型和2型糖尿病都可能引起视网膜的病变。相对来说,1型患者的眼部疾病出现的比较早也比较猛,有时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很多病人是因视力突然下降,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患了糖尿病的。2型患者的视网膜发病情况则缓慢一点,出现时间也晚一点,正因为发病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等到有明显症状出现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尤为注意眼底检查。

  糖友怎样防眼疾?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存视力非常重要。但最好的治疗莫过于预防。糖尿病人要预防视网膜病变,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控制血糖。高血糖或者血糖反复大幅度波动对视网膜血管组织损害非常大,因此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健康平稳的状态,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患者积极主动地检测血糖。很多患者只会半年甚至一年才去医院监测一次,这是远远不够的。

  2、一确诊糖尿病,马上查眼底。很多患者一直不知道糖尿病已在自己身上“潜伏”多年,视网膜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丁教授建议,一旦确诊糖尿病时,要马上做眼底检查。首次检查未发现病变的病人,每1-2年做一次眼底检查,10年以上糖尿病患病史的则需要每年一次。对于已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每半年检查一次或者听从专科医生指导检查。

  糖尿病患者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必须引起警惕,马上到医院进行眼底和血糖检查:

  1、眼前出现飘动的黑影,或者状如下雨、冒烟的黑影;

  2、看东西出现变形,如人脸变得模糊、直线变歪等;

  3、视力明显下降。

  无需过分担心激光治疗

  很多病人由于确诊晚、治疗不规范等原因,等到眼睛有明显症状时已经为时已晚,视网膜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这时保存现有视力便成了当务之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糖。因此控制血糖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的治疗药物不多,主要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

  对于眼底检查出现病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荧光造影,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无灌注区,则需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有些患者不愿意接受激光治疗,一是因为怕痛,二是因为打完激光后视力不提高甚至有轻微下降。“虽然激光治疗提高视力不明显,但还是十分必要的。”丁教授指出,“激光治疗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弃卒保帅”,在全部视网膜缺氧缺血的情况下,牺牲掉一部分周边的对视功能影响不大的视网膜,来保证中心区,也就是黄斑区的营养,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出现失明等严重后果。所以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来源:《岭南健康生活》

(责编:吴敏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黄斑水肿能不能治疗,怎么治疗?

斑水肿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多种眼病的眼部表现,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指导意见: 黄斑水肿可由多种原因而致,并可出现多种眼底病中, 建议眼科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彩色照片检查确诊.

Q: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如何诊断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一、问诊要点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常常无任何自觉症状。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可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③有无尿中泡沫增多、手足麻木等其他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症状。二、进一步检查(一)首要检查1.检眼镜和眼底摄片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并排除一些其他病变,可判断为增生性或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动态地观察视网膜微循环和血管病变,阳性体征发现率较眼底镜检查高。3.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早期病例可见荧光素小能灌注的毛细血管闭锁区,该闭锁区多位于后板部。在中等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患者,毛细血管闭锁范围较广泛,在其边缘或附近,毛细血管呈普遍扩张,有的呈环形或发针样迂曲,有荧光素渗漏,常可见硬性渗出物、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造影所见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远比眼底镜下所见的数目为多。早期多在动脉侧,有的直接见于动脉上。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将DR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轻、中、重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五型。据有无黄斑水肿,分为无明显黄斑水肿和有明显黄斑水肿,后者又分为轻、中、重度黄斑水肿。(二)次要检查1.视网膜彩色多普勒检查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检测,发现在临床视网膜病变出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有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系统灌注降低和静脉淤滞。2.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能客观而敏感地反映视网膜内层血循环状态,DR时Ops降低。Ops检查可早期发现DR,对追踪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3.尿蛋白测定DR与糖尿病肾病同属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发病基础,检测尿蛋白可间接反映DR。(三)检查注意事项1.糖尿病做眼底检查时扩瞳前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青光眼病史及症状,必要时先测眼压,再扩瞳查眼底,否则有诱发青光眼发作的危险。2.进行荧光造影时应注意:少数患者可对荧光素过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对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三、诊断: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眼科专业医师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视力评估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NPDR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鉴别诊断:应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鉴别。

Q: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种特异性眼底病变,也算是糖尿病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作为糖尿病患者,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首先,患者自己要敏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1-6期,前3期眼底只有一些小动脉瘤,伴有片状出血斑、絮状渗出等现象,此期视力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患者有时候可能会感觉视力有点下降,容易视觉疲劳等。如果任其发展,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波及到黄斑部时,视力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患者常常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所以,糖尿病患者感觉视力有异常,如果能尽快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望在早期被发现。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体,查体内容中一定包括眼底的检查。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病变,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中会出现血斑、絮状渗出物等,眼底镜检查可以发现,如果病情加重,眼底新生血管出现,伴有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等,一经眼科医生检查都会被发现的。 第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辅助检查被发现和确诊。例如使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该项检查中可见眼底血管异常和渗出,有明确的缺血的无灌注区和出血的遮蔽荧光等阳性结果,对于诊断该疾病是比较精准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