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血糖控制过犹不及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2/27 11:32:39 举报/反馈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长时间维持稳定血糖的重要性,但不同的患者往往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血糖究竟应该控制在多少呢?”的确,糖尿病血糖控制个体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程度,都会导致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差异。

血糖控制过犹不及!不同年龄标准有别!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长时间维持稳定血糖的重要性,但不同的患者往往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血糖究竟应该控制在多少呢?”的确,糖尿病血糖控制个体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程度,都会导致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差异。

可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控制的意识仍然停留在“血糖越低越好”的概念中。殊不知,血糖控制过度其实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除了广为人知的低血糖风险,更可能增加心衰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过低心衰风险高!

在美国心脏病学院(ACC)2013科学会议上,苏格兰邓迪大学Helen Parry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控制过严(<6%)或较差(≥7%)均可致心衰风险增加。

研究者入选Go-DARTS研究中的889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从1999年到2011年,759例受试者发生心衰,血糖控制较差者出现心衰的风险是血糖控制良好者的2.26倍,而HbA1c水平<6%者出现心衰的风险同样增加1.48倍(OR=2.48,P<0.01)。

研究者发现,血糖控制情况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适HbA1c水平为6%~6.9%。只要平均HbA1c水平超出这个范围,受试者罹患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均增加。

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不同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和生活中的血糖控制,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具体情况差别化对待。

按照《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糖尿病患者一段时间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究竟应该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何种标准,主要是通过年龄、疾病发展状况、预期寿命等多指标进行评估的。

通常认为,以年龄65岁为分界线,如果糖尿病患者既往血糖控制稳定,没有糖尿病并发症,预期寿命较长,通常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6%—6.5%;如果年龄超过65岁,血糖控制较差,存在糖尿病并发症,预期寿命有限,出于防止糖尿病低血糖意外的考虑,可以适当放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如7%左右;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非常严重,预期寿命很短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甚至可能放宽至8%—9%。于此相反的是,如果比较年轻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则越严格越好,血糖控制越接近正常越好!

血糖控制标准要看个人

血糖控制标准是被发问最多的一个问题。现在怀孕6个月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大概之前吃得太好,最近查出来血糖超标,被医生提醒要控制。“我想控制一下,但又不知道控制多少才合适。毕竟吃少了可能孩子营养不够,所以我也很犹豫。”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主任刘超教授告诉记者,张女士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虽然现在不少人都知道,血糖控制讲究“5678”,也就是沿用空腹5.6,餐后7.8这个标准,但这主要界定的是成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人群。

但包括青少年在内,许多人的血糖控制目标与一般人群是不一样的,比如孕妇、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控制目标。青少年讲究控制达标,但又不能为了追求达标而不顾营养的摄入;孕妇也有这个特点,至于老人,在有糖尿病的同时往往还有其他基础病变,所以控制目标又不一样。他给市民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1、青少年糖尿病

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标准,和年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0-6岁的患儿,餐前血糖要在5.6-10之间,睡前(夜间)则要控制在6.1-11.1;6-12岁的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0-10,睡前(夜间)则在5.6-10;到了13-19岁则是餐前5.0-7.2,睡前(夜间)5.0-8.3。可以明显看出,比起成人,这个标准要显得略微宽松些,这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有密切关系。

2、孕妇糖尿病

这包括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两类人群。对于孕妇类患者来说,餐前与睡前血糖应该控制在5.5,餐后1小时在7.8,餐后2小时血糖在6.6,如果高于这一标准就要引起注意。

3、老年糖尿病

老年患者的标准也比成人相对宽松,要求空腹8.0,餐后12.0,应用胰岛素者<15.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并非官方公布的数据,所以临床治疗的时候仍然要尊重医嘱,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比如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往往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控制更严格,所以还必须根据个人情况再进行调整。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