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买器械 评论 对比 资讯 说明书 同类器械 厂家信息
基本资料对比
器械名称 自贴艾灸管艾灸条
器械分类 国产器械国产器械
规格型号
产家 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
适用范围 适应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面瘫、痛经均有较好的作用。适应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面瘫、痛经均有较好的作用。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说明书对比
产品说明 品名:108艾绒柱

规格:Ф17mm*26mm

包装:每盒两板108段 一箱75盒

艾绒:三年3:1陈艾绒

商品规格18毫米×200毫米×10支。

批准文号yzb/豫0030-2003。

性能: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使用范围: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用途 用于风、寒、湿痹痛,痿证,虚寒咳喘,泄泻,胃脘冷痛,遗精,阳痿等。以及各种灸法的适应病症。 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
结构及其组成 该产品由天然艾叶组成。 该产品由天然艾叶组成。
使用方法 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伤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第一次施灸可以将中指、食指分开放在穴位两侧,通过手指来感觉局部受热的程度。
2.间接灸:一般用艾炷,为一次使用剂量的“小艾条”。施灸时,用姜片、蒜片、食盐、附子饼等间隔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
3.回旋灸:回旋灸的操作法有两种:一种为平面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每次灸20~30min。视病灶范围,尚可延长灸治时间。以局部潮红为度。此法灸疗面积较大之病灶;一种为螺旋式回旋灸:即将灸条燃着端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适用于病灶较小的痛点以及治疗急性病证,其热力较强,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
1.艾条灸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产品特点 独特性
聚能艾是一套有着独特理论好功效的灸疗产品。在灸疗效果上高于普通艾条,聚能艾以其独到的革新思路、不拘泥与前人形式、与古今相融完美结合。其研发成本、原料成本、生产成本与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极品艾条相比,宛如天堑。
安全性
聚能艾用上等蕲艾作为主体材料,精心打磨,燃烧时不会有火星和灰烬掉落,艾灰完全抱成一团,所以不会灼伤皮肤,可以在何种灸器里使用。
无痛性
这点主要是和化脓灸(瘢痕灸),古语有云:"想要身体安,足三里不干",也就是要用直接灸将足三里灸出水泡,继续施灸,灸至化脓,再灸,至结痂……。而聚能艾即使放入灸器中,效果依旧更甚于普通艾条直接灸的功效。这样既避免了高温给皮肤带来的疼痛,又不会使治疗效果有所折扣。
傻瓜性
传统艾条点燃后火力散发于空中,火头必须对准穴位。操作性较强,而聚能艾因添加纳米砭石粉,所以燃烧后释放出的红外光波比较强,足以覆盖穴位旁很大一块儿区域,所以使用聚能艾施灸时,您只需将灸器大致对准穴位便可。
聚能性
经过临床研究要想让艾灸真正起到作用,必须注意"灸量",至少要做到"随年壮"也就是说如果是40岁的人,在淤塞经脉的主穴上至少每天要灸80-120分钟,谁能忍受这种"瘢痕灸"的痛苦,正因为聚能艾的聚能性特点大大缩短了灸的时间,减少了患者在治疗中痛苦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①室内温度要求适中,以防感冒,施灸前检查患者有否禁忌证,施灸穴位应常规消毒,尤其是瘢痕灸,以防感染。
②施灸程序一般是先上部、背部,后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灵活运用。
③灸处一般的局部红润不处理。切忌在灸后用力摩擦。若灸处出现小水泡,可用敷料包扎一下(不擦破皮),让其自行吸收。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头穿破,排出水液包扎即可。化脓灸要包扎好灸的部位,并密切注视局部变化,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待其自愈。若有感染时,应按外科化脓感染常规处理。
④灸治时,应注意艾条与皮肤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和燃烧过成中产生的烟灰。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际附带说明书为准。

推荐医院 推荐文章
反馈 收藏